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无线移动接入技术与IPv6结合起来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当移动主机在一个子网内移动时,对数据分组的接收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当移动主机在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移动时,就会发生切换过程,这时己有的连接就会出现中断。切换延时过长对一些实时性的应用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也正是选择本课题的原因。本文在综述和分析现有的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基础上,得出HMIPv6借助于移动锚点(MAP)提高了MN在MAP域内移动的绑定速度,缩短了切换延时;FMIPv6通过引入链路层的预测机制,能在MN离开原接入点之前就完成转交地址的配置,减少了切换延时;FHMIPv6将HMIPv6与FMIPv6结合在一起,利用HMIPv6的层次结构进一步降低了FMIPv6的切换延时。因此,FHMIPv6在切换延时上最低,但其复杂度也最高。本人通过搭建NS2网络仿真平台,设置环境实现FHMIPv6切换过程,并把它与HMIPv6和FMIPv6在端到端的延时、切换延时、吞吐量和丢包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FHMIPv6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为最优,HMIPv6只有在端到端的延时情况下优于FMIPv6,其余几个方面的表现劣于FMIPv6。FHMIPv6尽管在表现上有所提高,提高不大。为此,在协议的实现复杂性与切换技术改善之间进行一个综合的考虑,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