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处理微污染水及Fe、Mn对膜污染影响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地表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以及水质标准的日趋严格,开发高效、健康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膜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现已受到越来越多水处理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采用上海黄浦江上游原水做试验水源,研究微滤膜分别和几种预氧化、混凝联用的净水效果,以及影响膜过滤通量变化的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三种预氧化剂与混凝和微滤膜联用工艺对浊度和Fe的去除都很有效果,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标准。而对有机物和Mn的去除,则是臭氧/混凝/微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效果最好,次氯酸钠/混凝/微滤膜联用工艺次之,高锰酸钾/混凝/微滤膜联用工艺效果最差。当原水CODMn值小于6.5mg/L时,臭氧/混凝/微滤膜联用工艺出水CODMn值<3.0mg/L,Mn的浓度均能在0.1mg/L以下。2.当原水水质较差时,本试验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来提高出水水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有预臭氧时,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可以有效的提高CODMn的去除率;而没有预臭氧作用时,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CODM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3.中试的试验结果表明,Mn对膜压差的增长贡献很大,原因是MnO2截留在膜的孔径中造成阻塞引起的。4.本论文就Fe、Mn对膜通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小试,结果表明,Fe对膜过滤通量的下降贡献很大。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臭氧/混凝/微滤膜工艺对处理微污染水是可行的,为保证后续膜的长期高通量运行,在降低有机物对膜通量影响的同时,将对Fe、Mn的去除控制在进膜前的预处理阶段也是工艺的关键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在平动调频质量阻尼器(PTM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调频质量阻尼器形式——转动调频质量阻尼器,研究了平动PTMD模型和转动PTMD模型的构造,并对平动PTMD和转动PTMD系统进行
无网格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数值分析研究的热点之一。无网格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单元和网格的概念,不需网格重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边界条件引入困难对其发展具有局限性,这样
我国铁路的第六次全面提速在即,小跨度、质量小的钢桁梁桥刚度不足、振动过大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经济且有效解决这些交通安全隐患,使原有的老桥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被提上
本文以西部交通科研课题《桁式组合拱桥病害成因与加固方法研究》为背景,对桁式组合拱桥的典型病害进行分类描述,找出病害的一般规律;从损伤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桁式组合拱桥进行病
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配筋砌体结构不仅继承了传统砌体成本低、施工快等方面的优点,还满足高层、抗震等方面要求,特别适合我国国情。随着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被列入《
学位
纳米碳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优异等),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聚合物基或者水泥基中,能使混合后的复合材料具有基体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本文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对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具有十
组合梁的负弯矩区域,钢梁下翼缘在承受较大的可变荷载以及不利荷载分布时,呈受压状态而产生侧扭失稳,并伴随着钢梁腹板的横向变形,会影响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本文对连续组合梁侧
近年来,方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良等众多特性,已经成为民用钢结构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但目前对组成该结构的两种材料的共同工作机理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