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贿赂案件的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又艰巨的工作,一方面,由于贿赂案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其审理通常会引起某种外在关注或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贿赂犯罪没有犯罪现场可勘查、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且自我保护意识强,在审理过程中容易因为证据的欠缺使案件陷入真伪不明的境地,如若被告人当庭翻供,则原本薄弱的证据体系会面临瓦解的风险。但是在实践中,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翻供现象仅被视为庭审过程中的小插曲,是被告人投机取巧、抱有侥幸心理的体现,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认为,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贿赂案件中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格局,包括刑事诉讼目的上对惩罚犯罪的倾斜、诉讼构造上呈现的“控审一体”和“侦查本位”。在某种意义上,当庭翻供是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主张程序利益的体现,它表明了现有的诉讼制度在追求实体正义与保障程序权益上的内在不足与外在局限,折射出我国诉讼制度、证据制度乃至国家治理中存在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理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司法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侧重点多集中在庭审翻供的理由和消灭对策上,鲜有针对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象进行调研并从诉讼制度层面、证据制度层面深入剖析其问题成因的文章。因此,本文以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当庭翻供现象为切入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实际翻阅数百份裁判文书,试图探究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法理问题与实务问题,一方面期待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减少贿赂案件中被告人当庭翻供的现象,另一方面期待一旦被告人当庭翻供,控方与裁判者能对这一现象给予应有的重视。全文除去引言、结语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贿赂案件中庭审翻供的现状考察。本部分以实证调研的数据为核心,从五个方面展示和分析了调研法院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的情况,主要包括庭审翻供率、翻供理由和控方的反驳证据、控方与裁判者对庭审翻供的态度、庭审翻供对裁判的影响以及对诉讼程序进程的影响。第二部分为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状的成因分析。本部分以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为前提,以庭审翻供率和法官采信率为主线,从诉讼构造、证据制度和侦查模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状的成因。第三部分为贿赂案件中应对庭审翻供的策略。本部分从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庭审翻供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改革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构造、构建独立的贿赂案件证据制度、在贿赂案件中建立侦辩协商机制、建立职务犯罪审前程序一体化机制等制度改革建议和转变侦查理念等办案观念。
其他文献
1当前我国养鹿业所面临的形势我国人工养鹿有近300年(据国外资料介绍我国圈养鹿有2000多年)的历史,亚洲国家食用鹿茸及鹿的副产品也起源于中国。韩国人食用鹿茸的依据就是中国的“本草”
金翅岭金矿是胶东招远北部的一个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区主控矿断裂为NE向草头沟断裂。本文运用矿田构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
随着互联网的影响不断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也在三网合一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顺利。但在此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创新意识,尤其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方面,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
在现代数字化的信息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中,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统称为数据转换器。本文针对数模转换器的技术及分类、各种结构的模数转换器优缺点
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亦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令人担忧,不少高校把法律素养的培育简单化为法律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