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对外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人口红利,显著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实现了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转变,尤其是近年来人口结构逐渐老化,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另一方面,无论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是人口转变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那么,迅速的外贸增长是否影响了我国的人口转变呢?地区间对外贸易与人口转变的发展差异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联系呢?理清这一问题对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推动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贸易开放、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转变这些方面之间的关系中,由于资源约束条件的存在,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替代效应关系是其中的关键机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建立在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替代效应关系基础上,尝试揭示贸易开放与中国人口转变的关系,并将人力资本作为二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桥梁。本文首先对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本文先是从劳动供给的视角阐释了贸易开放影响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机制;基于“入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考察贸易开放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引入家庭劳动供给,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贸易开放通过家庭劳动供给影响教育决策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显著降低了我国家庭6-22岁,尤其是13-18岁个体的入学率,特别是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受教育个体入学率具有更加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贸易开放显著影响了父母的劳动供给,尤其是通过扩大母亲的劳动供给进而对子女的入学率产生负向影响;区分劳动供给技能结构后发现,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母亲的非技能型劳动参与率;贸易开放也提高了 6-22岁个体的就业参与,增加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从而导致入学率下降。进一步基于1981-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也表明,贸易开放促进了对我国非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增长,抑制了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接下来,本文分析了贸易开放通过人力资本影响人口转变的机制;进一步建立计量模型,采用我国198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贸易开放对地区人口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贸易开放仍然对中国人口转变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贸易开放通过增加地区人均收入,提升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出生率下降,加速了地区人口转变;另一方面贸易开放通过扩大对非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减缓我国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促使出生率上升,进而抑制了地区人口转变。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出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支持了关于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的论断。另外研究还表明,在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等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研究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力资本给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的影响。本文将中国出口贸易分解为扩展边际、数量边际、价格或质量边际,进而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六位码出口数据,对各地区出口三元边际予以测算和分析;接下来,简要梳理分析了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影响出口边际的理论机制;最后建立在理论分析和引力模型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影响地区出口三元边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对地区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对地区出口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质量边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深化了对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人口转变关系的研究,也丰富了对中国人口转变的现有研究。本研究具有丰富的政策建议:第一,我国政府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特别是要不断降低以低技能和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加工贸易比重,加快高技能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扩大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第二,进一步加强包括公共教育、职业培训以及社会保险的财政投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从而促使个体增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第三,不断推进城镇地区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改善公共服务。第四,加强家庭发展扶持体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生育予以鼓励和扶持。第五,鼓励和支持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差异化的贸易开放和人口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