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长期以来在我国各高校一直开设,无论其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模式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形成了已有的体系。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没有确定正确的方向。他们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和升学。尤其是近些年来,四、六级考试已经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学生为了早日获得四、六级证书,放弃课本的学习,整天埋头做模拟题。一旦完成过级任务,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整个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当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原因就在于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它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尽管它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弥补终结性评价方式的不足,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此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促进意义。在引言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此篇论文的出发点、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及其实践意义。接着,作者对教育评价进行了大体介绍。教育评价的思想与实践活动源远流长,但其理论是近现代被提出并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R. W. Tyler历经八年研究后所作的“史密斯-泰勒报告”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理论的正式诞生。教育评价的范围很广,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已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宏观上说,它是对教育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并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微观上说,它具有导向作用、管理作用、激励作用、诊断作用和鉴定作用。由于其范围、作用都很广泛,所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评价的类型也很多。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目的和作用,它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