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及分子生理学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从寄主-病原互作角度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遗传、变异至致病性分化,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基因组随机多态性扩增技术(RAPD)及人工诱变,明确了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和生理分化,并从遗传物质DNA水平证实病菌致病性分化并非是表型差异,而是一种基因的分化,具有较稳定的遗传基础.该研究首次发现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存在白化菌株,并发现白化菌株在各地分布差异很大,和环境及地理位置关系密切.通过对其形态学、遗传学、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白化菌株和普通黑色菌株不仅在颜色上不同,在分生孢子等形态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s)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种植面积已上升到所有作物的第一位,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是我国玉米生产
摘要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Barr.,无性世代:Pyriculariagrisea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几乎在世界上所有水稻种植区发生。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
期刊
期刊
期刊
闹羊花素-Ⅲ(Rhodojaponin-Ⅲ,简称R-Ⅲ)是从高效杀虫植物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 G.Don)分离的一种四环二萜类物质.该研究从黄杜鹃花中提取出R-Ⅲ,测定了R-Ⅲ和黄杜鹃花
期刊
选用以CO39为背景育成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广东省稻瘟病菌主要小种之一ZC(菌株97-151a),组成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反应型0,1,生极少针头大褐点)及中度非
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研究水稻与稻瘟病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中,miRNA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各个过程,但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