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业务部门办学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洋务运动中,地方督抚权力上升、文化“西学东渐”以及洋务企业迅速发展,人才缺乏问题严重,部门办学应运而生。业务部门办学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对晚清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重要的影响。交通大学在1937年以前的发展历程是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的缩影。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盛宣怀建立的南洋公学,1905年改归商部;1907年,清政府改革官制后,改属于邮传部;1911年,清政府决定加快立宪进程,又一次厘定官制,将邮传部改为交通部,学校随之改属于交通部;1928年,根据《行政院组织法》,铁道部成立,接管交通大学;最后在1937年抗战爆发前后,交大归属于教育部,这次改属还引发了交大师生与教育部之间的纷争。晚清民国时期的部门办学历程中,部门拨款是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能否供款成为影响部校关系的重要因素,学校办学方向的改变和延续也与部门有着紧密的关系,部门与学校之间的隶属关系有利于保障经费供应和安排学生实习就业,但隶属关系的强制性也对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力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