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TI评价OPCAB术后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功能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选择血管或血管代用品做旁路,改善心肌血流供应,恢复存活心肌的功能进而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因其能够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故可更好地保护左室功能。如何能够定量、准确、无创的评价手术前后心肌节段及整体组织特性和功能改变,是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可定量检测局部心肌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克服了超声心动图目测分析室壁运动主观性较大的缺点,受胸壁及肺组织衰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能够更精确反映局部心肌及心脏整体的功能状况。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基于背向散射的原理,通过检测心肌内微小散射体的变化,定量、无创地评价心肌的细微结构变化和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试图应用DTI及AD技术定量评价OPCAB术后心肌灌注、组织特性以及局部、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价DTI和AD技术在监测OPCAB术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冠心病行OPCAB手术治疗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63±8)岁。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律失常、瓣膜病、先心病患者除外。 采用PHILIPS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DTI软件、声学密度定量分析系统软件,相控阵探头频率2.0~4.0 MHz。美国Starca m/SPR SPECT显像仪,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标记。 二、实验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利多卡因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采用体外培养正常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利用透射电镜观
  本研究采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旨在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
  为探讨HLA-G基因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作用,本课题研究了HLA-G基因在星形细胞肿瘤中表达情况及IL-2、IL-4对肿瘤细胞HLA-GmRNA表达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对HLA-G基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