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国际粮食价格攀升,我国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未来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我国加大海外农业投资势在必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中亚经济正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中亚五国的耕地和畜牧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又普遍存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供应不足等问题,农业产品种类较少且供给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在中亚国家投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农业投资合作也存在着可观的利益互换。就具体内容而言,第一章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阐述了我国对中亚五国开展农业投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方向。第二章评价和整理了相关投资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研究现状。第三章从农业产值、农产品生产、农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政策这个五个方面分析了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现状,又从资金国别来源、农业产业投向、投资模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中亚五国农业吸引外资现状。笔者认为中亚五国农业产值逐渐增加,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政策导向作用加强,对中亚国家进行农业投资面临着良好的机遇。第四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中亚五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状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各加权因子大小是基于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的,越大的方差,变量更加重要,因而具有越大的权数,这样可以避免个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得评价结果客观唯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环境的分析显得更加具有说服力。第五章回顾我国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实践历程,提出了我国进行农业投资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根据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状况和我国农业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状况,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对内可以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预警机制包括对自然灾害进行检测和预警、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进行预警两个方面,防范机制包括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保险险种、提供相应的贴息补贴和资金补贴政策、加强灾后补偿等内容;对外可以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协调仲裁机制、咨询服务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