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结构声辐射特性与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水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现代化海洋军事战略需求,水下航行器的减振降噪成为各国诸多学者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水下航行器减振降噪工程中,如何准确地在机械噪声系统中识别出起主要作用的噪声源,并从频率和空间域上查明航行器各主要噪声源的空间分布和频率特征,定量识别各主要噪声源对航行器辐射噪声的贡献大小,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减振降噪措施,成为安静型水下航行器研制的一项关键技术。本论文以大型水下结构辐射噪声源测试与识别研究为背景,研究了水下典型结构的声辐射特性,针对传统点源球面波扩展传递模型对结构噪声源识别的局限性,开展了基于单元辐射叠加法振声传递模型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单元辐射叠加法(Element Radiation Superposition Method,ERSM)是一种快速预报大型水下结构辐射声场的方法。根据单元辐射叠加原理,开展基于单元辐射叠加法的声传递建模方法理论研究,得到了典型结构表面活塞辐射声场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解析法和单元辐射叠加法研究了空气和水中矩形板、圆柱壳等典型结构振动的声辐射特性,介绍了模态叠加和薄壳振动理论,对比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中矩形板、圆柱壳辐射特性。分析了单元辐射叠加法的适用频率范围和准确性,用解析法、数值法、单元辐射叠加法三种方法,计算了矩形板、圆柱壳结构振动表面法向振速和辐射声压,计算结果的一致验证了单元辐射叠加法振声传递模型的正确性。  本文阐述了广义逆波束形成算法基本原理和Tikhonov正则化方法,根据规则障板表面活塞辐射声场的解析表达式建立目标结构表面声源与接收基阵之间的振声传递矩阵,代替传统点源球面波扩展传递矩阵,克服了传统点源球面扩展声传播模型的局限性,解决了复杂结构声源声传播模型的精细化表征问题;其次,开展了基于振声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理论研究,通过理论仿真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种不同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算法对结构噪声源识别效果,探究了不同参数对算法识别性能的影响;针对矩形板结构,对比了基于振声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和平面近场声全息;最后,开展了空气固支板结构振动定位识别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振声传递矩阵的广义逆波束形成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改善了波束形成技术的结构噪声源测试性能。
其他文献
目前,关于水下弹性结构振动特性和声辐射的研究,大都把外部流体环境考虑为自由场和半空间流体,对于具有海面和海底上下边界的浅海波导中弹性结构声辐射预报,目前尚无高效可靠的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碳纳米管因其良好的导热性,为研制高导热性能的新型换热工质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论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纳米流体为研究
海洋监测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碟形水下滑翔机。在特点上,该新型的水下滑翔机在具备水下航行时间长、水下航行探测范围广、不依赖母船和噪音
本研究基于国内农村污水治理水平低、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差异化明显的整体现状,系统分析了昌平地区在“十二五”时期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落地难、管理维护差等遗留问题,“
冯咏梅的《水莽草》属于那种在不经意间就撞到你眼前的一台戏.rn她扮演的女主角丽仙也是跟戏一样撞到你眼前不说,还刺亮了你的眼.rn《水莽草》,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滇剧.rn
期刊
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已经成为中低精度惯性组合导航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数据融合方法以及
本论文对VXI总线串行控制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课题是为组建高速、高性能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而提出的,VXI总线串行控制器作为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的核心模块,它不仅是VXI系
复合材料由于其众多优点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工艺过程对性能有很大影响,需进行无损检测保障其质量。超声技术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其受
现代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对保证其产品质量的检测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传统的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在计算机视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检测
随机助长描述了噪声在非线性系统中的积极作用,涉及到信号、噪声以及非线性系统。信号和噪声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是给定的,而通过改变势函数的形式可以改变系统非线性,增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