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min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事诉讼法总则第13条第1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新增第112条、第113条,就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饱人合法权益或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予以了法律否定并科以司法强制措施。上述规定虽然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恶意串通、虚构事实的恶意诉讼行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资源因恶意诉讼行为导致浪费的情形,起到了维护司法公信的效果,但却仅限于程序方面防控,未于实体上就恶意诉讼相对方的权利救济提供途径,导致诉讼权利的失衡。且目前不容忽视的强势普法宣传亦引发了法制案情扑朔迷离,诉讼优势作用片面夸大,公众错误将诉讼摆上无所不能神台并错误对处于被告地位一方加以排斥和歧视的负面效应,以致个体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不平衡,为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助长了借法律之名提起恶意诉讼之风。故为全面规制恶意诉讼行为,遏制恶意诉讼多发、频发之势,本文作出有关恶意诉讼的探讨。首先,本文从准确定义恶意诉讼入手,通过分析诸多学者有关恶意诉讼的界定,将所讨论范围限定在民事恶意诉讼领域,在结合实践中出现的不同民事恶意诉讼行为表现形式基础上,作出民事恶意诉讼的界定。以定义为基点,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恶意诉讼的特征,再结合案例,从实施主体诉讼地位角度将民事恶意诉讼分为虚假诉讼、滥用诉权、拖延诉讼三种类型。其次,鉴于民事恶意侵害合法权益、扰乱诉讼秩序,浪费裁判资源、降低司法效益,损害司法权威,对民事恶意诉讼予以准确定性当为必要。故本文通过借鉴澳门地区关于恶意诉讼的定义及损害赔偿立法,综合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均将恶意诉讼作为侵权行为予以调整,我国理论界对民事恶意诉讼定性为侵权毫无争议,而实践中仅有程序调整收效不明显,将民事恶意诉讼定性为侵权,纳入实体法调整范围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得出民事恶意诉讼应当定性为侵权行为的结论。再次,通过以侵权理论为基础,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对民事恶意诉讼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进行具体分析,深入剖析民事恶意诉讼行为的特殊法律性质。最后,本文主张将民事恶意诉讼纳入我国侵权责任法调整范围,对民事恶意诉讼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承担方式、损害赔偿范围作出具体分析,提出民事恶意诉讼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责任主体除普遍认同的原、被告之外,特殊情形下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翻译人员应可认定为共同侵权人,责任承担方式中排除妨碍应不适用及精神损害赔偿非当然赔偿范畴的观点。
其他文献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沉疴宿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演变愈发多样,渗透更加深入,对社会的破坏力逐步增大,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腐败也早
2016年4月温州市发生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续期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公民享有住宅建设用地上建筑物所有权的永久性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已广泛应用在工程领域、经济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轨迹聚类分析是聚类技术在轨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从海
目的:为控制药材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对野生与栽培夏枯草进行系统的质量比较研究,旨在为开发利用野生夏枯草资源及选育栽培夏枯草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从全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些实际工程问题中经常会出现非傅里叶热传导现象,如金属的快速凝固、超极速激光加热、生物快速冷冻与解冻、纳米材料热处理等。在上述热传导过程中温度变化率非常高,导致经典傅里叶热传导理论中关于热传播速度为无穷大的假设不再适用,在考虑到热传播速度为有限值的情况下发展形成了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目前非傅里叶热传导问题是计算传热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有限元数值方法在计算大型复杂非傅里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时代,随着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利益结构的急剧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积聚,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农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冲突频发,并呈
近些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社交状态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针对中学生网络游戏沉迷行为进行追责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却出现了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探究中学生网络游戏沉迷行为的成因,分析并锁定背后最大责任主体,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中对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沉迷进行了概念界定,厘清了网络沉浸、网络成瘾
作为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环节,民事执行是权利诉求方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程序,也是真正能够影响义务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的司法救济关乎到民事
在多制式、多层异构无线网络中,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用户接入网络,将传统的多制式网络中的接入设备进行融合,形成多模可配置接入设备。本文针对多模基站中基带处理
大规模MIMO技术由于能够显著地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已成为未来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FDD大规模MIMO系统由于不具有信道互易性,当获取CSI开销巨大时,将导致系统性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