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中学课程计划中的化学活动课是一种有其自身特点的新型课程,它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体验为特征,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获得、处理信息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课程。普通高中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因此它与化学活动课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中化学课的教学。 尽管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与活动课教学目标一致,但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当前高中化学课的教学仍然是一种传统的学科教学。传统的学科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由于忽视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学生往往缺乏面对社会、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特别是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常常注意不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积极性不高。 本课题研究针对目前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寻求化学学科课程与化学活动课程的融合,探讨了高中化学活动课的内涵,构建了高中化学活动课的基本内容、教学的基本形式、化学活动课的教学评价以及化学活动课教学的基本过程。根据活动课教学理论以及活动课的特点进行了化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若干活动课案例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领域有效地开展化学活动课,既能使学生深化化学学科基本结构的认知,又获得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体验。实验结果表明,开展化学活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比未开展化学活动课的学生快,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纠正,化学学习兴趣更高。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对高中化学活动课开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