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英国工厂学校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是英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期,随着英国工业的蓬勃发展,童工的规模和处境进一步扩大及恶化,尤其在纺织工厂内雇佣的童工现象尤为普遍。大工厂劳动除了抑制孩童的身体发育之外,还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由此引发了智力荒废和犯罪率等亟待英国政府解决的问题。从18世纪末起,一些人道主义社会活动家率先展开了改善童工生存状态各类活动,进一步催生了半工半读学制的产生。作为半工半读典型场所的工厂学校十分能够反映出19世纪英国政府干预童工教育的效果。绪论部分叙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指出了19世纪英国工厂学校的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工厂学校产生的背景。工厂主滥用童工对他们身心等方面造成的伤害;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工厂法奠定了工厂学校的法律基础;作为工厂学校学制载体的半工半读制。第二章以《1833年工厂法》的颁布为界将工厂学校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模范工厂学校为第一阶段,该时期的学校通常由实力雄厚的、当地实行大家长式控制的模范厂主所建,具备规模大、吸纳生源广和课程全面的特点;第二阶段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工厂学校大多是工厂主在遵守工厂法的基础上被动建立起来的,故装腔作势和质量较差的情况时有出现。作为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工厂学校的衰落是主客观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第三章描述了1833年以来视察制度对工厂学校的监督评价作用、具体分析了19世纪30年代中后期工厂学校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历史原因。第四章探讨了工厂学校存在的一个世纪中,对英国童工问题的改善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一定程度上避免童工被过度差役;是工厂主培养未来工人的早期实践;推动英国教育世俗化进程;为当地初等教育做出过贡献。结论评价了工厂学校的利弊,分析了工厂学校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意义;认为它的作用不仅仅被局限在被贬低的范围内,还在减轻了工厂劳动带给童工的伤害,推动了童工生活重心从工作向教育的转变方面发挥过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用不同碳水化合物(0,30%,45%)水平的等蛋等脂的饲料饲喂洞庭鲫、中科3号、复合鲫幼鱼,比较不同品系异育银鲫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差异。摄食后0.5h,1h,2h,4h,6h,8h,12h,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智力缓慢性、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斑(SP)、神经纤维缠结(NFT)、区域性神经细胞死亡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
清代地方官缺的种类有三:(1)按地方官员的不同身分定缺,如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宗室缺、内务府包衣缺和汉缺;(2)特殊地区、职务的官缺,如沿河地方官为河缺,边远地区、少
<正>教学要突出重点是个非常陈旧但又常说常新的话题,之所以要重提这一话题,是因为:第一,突出重点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第二,在新课程推进过
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体育产业作为当下较受欢迎的行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也逐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先分析了互联网+为体育行业发
<正> 目前,一部分医院借鉴了企业负债经营的经验,筹措了资金,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缩短了与三甲医院之间的差距,增强了造血功能,使医院得到超常规发展。但是,由于院长负责制
袁红霞教授,善用经方治疗脾胃病,其立论高超,现将袁教授对白术方证的理解做一概括整理,以飨同道。
会议
电力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运行性能、高可靠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是改善电能供需矛盾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压SF6断路器作为高压开关的主导产品,在高压
我国奶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需供匹配不平衡、饲养成本居高等压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奶业淡旺季需供匹配现状的分析,从乳企、牧场及政府角度出发提出策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与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PL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11例,分为大肠息肉组(n=111)和对照组(n=100),利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