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图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图像传播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以其自身的鲜明特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备受大学生喜爱。同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当代图像传播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利弊共存。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从中吸取有益养分、克服消极影响,努力探求当代图像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分析当代图像传播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阐述当代图像传播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原因。当代图像传播以其自身所具有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大众性和平等性、现实性和虚拟性、直观性和模糊性、数字化和娱乐化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第二部分:阐述当代图像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当代图像传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能够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并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教育者通过构建形象思维,实现思维可视化;借助图像叙事,实现知识图像化;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课堂网络化,从而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时,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日常生活场景在当代图像传播的推动下,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第三部分:阐述当代图像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图像化渗透、低俗内容的图像化传播以及利益驱动下的图像传播致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威胁。另一方面,当代图像传播致使教育者的权威性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并加剧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隔阂。同时,大学生沉迷于图像世界,盲目的图像崇拜使大学生丧失主体意识、过度的图像狂欢使大学生滋生主观幻想、扭曲的图像消费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部分:探求当代图像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首先,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社会发展成果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形象,凸显当代图像传播的思想价值引领。其次,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增进学科交流,形成现代复合型教育人才;加强图像意识,提高图像解读和分析能力,并将形象德育融入课堂实践。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要突破“信息茧房”的限制,科学把握图像传播的信息;培养辩证思维,形成现代图像视觉素养,并深入社会实践,提升艺术性图像审美情操,从而做到理性认识当代图像传播。最后,通过建立健全当代图像传播的法规并加强内外监督管理,完善当代图像传播的相关服务引导。
其他文献
区域法治实践早已有之,但区域法治理论作为21世纪中国积极表现于国际舞台的原创性理论,目前正在被国际法治学者密切关注。此外,由于亚洲作为非西方的典型代表,东西文化内核的差异
共产国际成立不久后,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了它的下级支部,接受它的领导。共产国际最初指导中国革命是以向中共派遣代表实现的,但由于共产国际代表并不熟悉中国的具体国情,因而在指导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合作治理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主旋律,公民的主体性价值愈发凸显,对公民自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民自觉普
本论文主要研究我国第六位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外交实践中取得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外交风格,并且以史为鉴,通过钱其琛丰富的外交经历对现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法律词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
当前,扒窃案件的频发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有必要对扒窃案件中出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确定扒窃案件相对科学的处理方式和标准,以便更好地打击扒窃犯罪,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