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视频编码快速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是新一代运动图像压缩标准。H.264视频标准(又称为14496-10或MPEG-4 Part10)的制定是由ISO/IEC下属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和ITU下属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Video Coding ExpertGroup)共同成立的联合视频小组JVT(Joint Video Team)在2003年发布的,已经做为一种新型的视频标准被广泛接受。H.264视频标准的优越性是以其复杂度的成倍增加为代价换取的,因此一般的处理器平台已经不能满足H.264高计算复杂度的需求。超长指令字(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结构是近年来微处理器设计结构的热点之一,大部分的DSP厂商都生产基于VLIW的DSP芯片,而该芯片在视频处理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 本文主要研究H.264的快速视频算法,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研究基于特定DSP芯片结构的移植和优化内容,以达到嵌入式系统下的实时编解码。 为了降低H.264的编码复杂度,并使H.264更加广泛的应用于DSP领域。本文在分析H.264各个模块的运算复杂度和对编码性能贡献的基础上,对编码模块中比较耗时的运动估计和模式选择这两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运动估计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快速算法,即自适应十字型、棱形、六边形快速运动估计算法(Adaptive Cross-Diamond-Hexagonal Search Algorithm,ACDHS);针对模式选择提出了基于纹理的模式选择快速算法。 为了实现不同码流的无缝切换,H.264.增加了SP帧(Switching Predictive-Frame)和SI帧(Switching Intra-Frame)代替I帧(Intra-frame)实现码流的简单切换。SP帧的主要特色是:不同参考帧可以解码出相同的重构帧。因此利用SP帧技术生成的码流,能够在不同码率的码流间进行无缝切换,从而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的连接速度提供最好质量的服务。本文首先分析H.264提议的SP帧编解码方案,然后针对编码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改进的SP帧编解码方案,实现了不同码流之间的无漂移切换。 同时,本文通过研究H.264.标准参考模型JM12.0(Joint Model 12.0)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的TMS320DM642处理器的结构特点,对H.264算法进行移植和优化。在算法的移植过程中,根据PC机和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编译器的不同特点和DSP资源的有限性,采用存储空间分配、改变存取方式和改变变量定义、声明等方法,对H.264标准代码在DSP上做了初步的移植。 算法优化是实现嵌入式下实时编解码的重点。本文借鉴一些嵌入式系统常用编程和优化技巧,采用了调整程序结构、算法实现方式、数据打包技术、调整存储空间分配、内联汇编嵌入和循环内部流水线操作等一系列优化方法对JM12.0整体结构和其中的瓶颈函数做了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论文针对H.264.视频标准提出的快速算法和基于DSP芯片进行的视频算法移植、优化等工作对运动图像编码和基于DSP处理器的实际应用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H.264视频标准本身的发展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笔记本电脑、PDA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因特网服务将通过无线网提供给移动用户,移动互联网正成为互联网和通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在移动IPv6切换过程中,移
随着CAD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制造业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作为重要的设计资源的标准件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频繁。将标准件库作为一个共享的设计资源应用于协同设计制造产品中,可以大大提
移动计算的不断发展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移动数据处理变得十分重要,因此移动数据库孕育而生并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同时与传统数据库相比移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系统软件应用需求的不断复杂化和多样化,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应用开发技术已被广泛采用。目前流行的分布式对象模型主要包括Microsoft的DCOM,O
旅游线路车辆配置问题,就是要找到在车辆配置到旅游线路上所做的最大贡献和的旅游线路车辆配置。这个问题已经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旅游线路车辆配置的研究有助于旅游业节约物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SSD)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吸引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强烈兴趣。SSD已被广泛使用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企业级服务器领域,渗透到市场的方方面面。SSD的一个独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存储、能量、计算以及通信能力受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相互协作周期性地获取感测数据、处理数据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方便的获得各种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信息具有易于存储、发布以及二次创作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产生了非法拷贝、传播和恶意篡改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以及Ad Hoc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针对Ad Hoc网络路由的研究也日益成熟,AODV路由协议由此孕育而生,然而AODV设计之初并未充分考虑诸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同时,电子信息急剧膨胀。在这个时代,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决定成败。只有及时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