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x>Ca<,x>ZrO<,3>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固相法、Pechini法和共沉淀法三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了不同组分的掺钙锆酸铅Pb1-x CaxZrO3[以下简记为PCZ(x)]陶瓷;采用差热分析,研究了PCZ(x)陶瓷粉体的合成温度以优化PCZ(x)陶瓷的制备工艺;采用激光粒度仪、XRD、SEM等现代分析表征技术及相关测试技术,研究了PCZ(x)粉体的粒度分布、结晶性能、表面形貌等,并系统地研究了PCZ(x) 陶瓷的晶体结构。测试了PCZ(x)陶瓷在不同频段的介电性能。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得到如下结论:用湿化学法制备的PCZ(x)的陶瓷粉体,通过DTA分析发现,合成温度只需1100℃左右。用固相法、Pechini法和共沉淀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PCZ(x)的陶瓷粉体,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发现:用固相法制备的PCZ(x)陶瓷粉体为143nm,用Pechini方法制备的PCZ(x)陶瓷粉体为93nm,而用共沉淀法制备的PCZ(x)陶瓷粉体只有62nm,表明用共沉淀法制备的PCZ(x)陶瓷粉体的平均粒径最小。实验发现,用固相法制备的PCZ(0.33)的陶瓷在1200℃左右烧结时可以得到的完全钙钛矿相。PCZ(x)陶瓷的烧结不宜过高,当烧结温度过高,PbO的大量挥发会导致PCZ(x)陶瓷中有杂相生成。用Pechini法制备的PCZ(0.35)陶瓷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衍射峰略微向右偏移,即在较高温度下的烧结会导致PCZ(x)陶瓷的晶面间距逐渐减小。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Ca2+替代Pb2+可导致晶面间距逐渐减小. <WP=4>用共沉淀法做出的PCZ(x)可以得到完全钙钛矿相的陶瓷,但是在1280℃下,有一些杂相出现。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PbO的大量挥发而成的。因此用共沉淀法做出的PCZ(x)陶瓷的烧结温度不宜过高。实验发现,当x=0.25, 0.30时PCZ(x)陶瓷属于三方晶系,可以用六方晶格进行表征;而当x=0.33,0.35时属于正交晶系;当x=0.37,0.50时,PCZ(x)又属于三方晶系。有关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运用SEM分析了PCZ(x)陶瓷样品的表面形貌,发现PCZ(x)陶瓷晶粒长大较为充分,晶粒细小,晶界完整。用Pechini方法制备的PCZ(0.35)陶瓷在0~150KHz范围内的介电常数最高,在150KHz时εr最大为138;在1200℃烧结的PCZ(x)陶瓷中,以PCZ(0.37)陶瓷在0~150KHz范围内的品质因数最高,最大可达109。但是曲线的曲率变化最大。而在1250℃烧结的PCZ(x)陶瓷中,以PCZ(0.35)陶瓷在0~150KHz范围内的品质因数最高,最大为45。Q-f曲线都有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PCZ(0.35)陶瓷增加最快。测试了用固相法制备的PCZ(x)陶瓷在高频范围内的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发现随频率的增加,PCZ(x)的介电常数在逐步降低。在同一温度烧结的PCZ(x)陶瓷,当x=0.25时,介电常数更高;同一组分的PCZ(x)陶瓷,当温度升高时,介电常数随之增大。在1GHz下,在1290°C烧结的 PCZ(0.25)陶瓷的介电常数为89;而在1290°C烧结的PCZ(0.2)陶瓷的介电常数为75。随着频率的增加,PCZ(x)陶瓷的介电损耗在逐步增加。在同一温度烧结的PCZ(x)陶瓷,当x=0.25时,介电损耗更高;同一组分的PCZ(x)陶瓷,当温度升高时,介电损耗也随之增大。在1GHz下,在1290°C烧结的PCZ(0.25)陶瓷的介电损耗为0.024,而在1290°C烧结的PCZ(0.2)陶瓷的介电损耗0.023。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中国多家企业财务、经营等问题频发,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是将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的材料掺杂制成复合材料,使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先进的功能性能。磁性颗粒分散相/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是结构功能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