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皮肤光老化大鼠p38MAPK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旨在探讨模拟日光中UV照射所致皮肤光老化大鼠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p38MAPK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传导通路在光老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研究针刺疗法在皮肤光老化的干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发掘出对光老化有明确防治作用的针刺疗法。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UVA+UVB光源(40W紫外线灯管:UVB灯管5根,UVA灯管2根)照射大鼠背部皮肤制备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每只大鼠均用电推剪剪除大鼠背部5.0cm×5.0cm区域内毛发,放置于自制紫外线灯箱中。适应环境饲养一周后,第2周开始每天照射2h,第3-7周每天照射4h,第8-13周每天照射6h,照射以5天为一个周期,间隔2天,再开始下一个周期,直至造模成功。采用针刺为实验因素,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药,以皮肤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抗氧化酶类活力、细胞凋亡情况、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及p38MAPK、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为效应指标进行体内实验。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针刺组、维生素E组(简称VE组),各组于造模前分别进行针刺和外涂相应药物后进行紫外线照射;13周后处死动物,取背部皮肤组织检测以下指标: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凋亡阳性细胞数目;RT-PCR法检测c-Jun、c-Fos、p38MAPK、NF-κB、MMP-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c-Jun、c-Fos、p38MAPK、NF-κB、MMP-1蛋白表达。结果:1.大鼠体征表现:正常组大鼠实验全程皮肤无明显改变,皮毛有光泽,活泼喜动,食欲佳,食量正常。模型空白组大鼠13周实验结束时皮毛光泽度下降,皮肤增厚,弹性丧失,出现宽而深的皱纹。针刺组和VE组上述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针刺组效果更好。2.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实验第1周各组大鼠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验进行至第13周末时,各组大鼠体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下降,其中以模型空白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各治疗组体重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3.大鼠皮肤组织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SOD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SOD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大鼠皮肤组织MD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MD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针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MDA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大鼠皮肤组织H2O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H2O2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H2O2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V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大鼠皮肤组织CAT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CAT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针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CAT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V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7.大鼠皮肤组织GSH-Px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GSH-Px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GSH-Px活性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8.大鼠皮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大鼠皮肤组织Bcl-2和Bax蛋白平均灰度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增加,表明蛋白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减弱,表明蛋白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x蛋白表达呈相反趋势。(2)大鼠皮肤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正常组皮肤组织凋亡细胞存在散在阳性表达,模型空白组呈弥散阳性表达,凋亡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和VE组均呈散在阳性表达,凋亡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RT-PCR结果:正常大鼠皮肤组织可检测到c-Jun、c-Fos mRNA、p38MAPK、NF-κB、MMP-1表达。(1)c-Jun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针刺组和V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Fos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针刺组和V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38MAPK、NF-κB、MMP-1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Western blot结果:正常大鼠皮肤组织可检测到c-Jun、c-Fos、p38MAPK、NF-κB和MMP-1蛋白表达。(1)c-Jun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Fos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38MAPK、NF-κB、MMP-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VE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针刺组和VE组比较,针刺组NF-κB和MMP-1蛋白下调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可用于防治大鼠皮肤光老化,能降低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氧自由基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类活性。2.针刺可下调大鼠光老化皮肤组织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少皮肤细胞凋亡数目,这是实现针刺抗皮肤光老化的主要机制之一。3.UV照射活化了皮肤组织p38MAPK,激活了MAPK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导致MMP-1升高;同时,UV辐射形成的ROS,激活了下游NF-κB信号传导通路,也能上调靶基因MMP-1的表达,使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形成皮肤光老化。4.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途径之一是抑制皮肤组织p38MAPK和NF-κB表达,进而降低MMP-1生成,阻止其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起到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微课程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的实践源于"翻转课堂",即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教学理念和结构不同于传统方式。微课是微课程的组成之一,是一种教学资源包,主要包
开放性已经成为现代机器人控制器的实现目标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在不同的平台上能够与其它系统相互操作,并同时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交互方式。现有开放式机器人
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它在推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国家战略的选择,也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必由之路。随着跨国
自1918年首部外国文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诞生以来,迄今为止外国文学史的总体数量已达七百余部。外国文学史编纂的相关问题成为近年来外国文学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30多年前Moss首次提出了功能基质假说,认为功能基质是颅颌面生长的决定因素,颅面的骨缝和软骨均不是生长中心,而是生长区,该假说是对生长过程的定性描述。近年来,Moss将有限
随着物联网与自动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家居生活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快速地走进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便捷和乐趣。传统的智能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增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周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旅游业的巨大带动
传统的手工操作流程下,物资管理容易出现效率低下,工作流程繁琐,出错率高等问题,同时也不利于管理者了解物资的整个流程状态和库存状况,并难于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物资管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义齿学的飞速发展,口腔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修复美学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钛基台在牙龈较薄或种植体肩部位置过高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商业以及工业发展对用电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电力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目前我国的电力网络难以满足负荷高速增长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