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首先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成效卓著,其他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随之开展了这一创新业务。和美国一样,其他国家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基本上也都开始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的货币化改革已经开始实施,住房抵押贷款将成为住房融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会逐渐增大。然而住房抵押贷款具有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传统的银行业务将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住房抵押贷款需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的产生就有助于解决这种供需矛盾。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正在“孕育”着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为了能在引入这一金融创新的过程中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我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硕士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 必要性研究 首先简要介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知识;然后分析在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即必要性。第二部分 可行性研究 首先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资本市场对住房抵押证券的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然后分析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改革措施。 第三部分 运作模式的设计 参考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着重分析了证券化经营公司的设立情况、信用增级的方式、债券的品种设计以及风险管理等问题。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模拟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的案例,着重分析了债券发行利率、规模以及期限的确定,同时也论述了参与各方的收益分配情况。再一次从实际上论证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通过提高效率,使贷款出售银行、证券化经营公司、投资者和借款人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