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和全球化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到世界风险社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趋成熟,但是心理仍处于“断乳期”,不少大学生缺乏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难以消除风险的消极影响,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国内外学术界针对风险社会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分别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风险社会这一视角出发,探讨当今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特征及干预的策略。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概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风险社会及心理危机干预概述。这一部分对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特征、心理危机定义、分类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基本理论进行概述,为本研究的进行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及干预意义。这一部分分析了风险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总结了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提出了风险社会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第四部分: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工作的常态化、机制的系统化还有队伍的全员化方面;然后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从干预内容、干预对象、干预过程、干预方式、干预主体与干预途径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五部分: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路径。首先,在风险社会理论及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支撑下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路和原则,思路主要是两个方面内容——使大学生能够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对现实风险的超越,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和科学运用“自反性”来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原则指三个层次——即以学生为主、以学校为主体、“大干预”体系为主线。其次,提出了风险社会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主要从“大干预”模型的“前中后”三个层面具体展开,提出具体的路径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