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焚烧技术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即焚烧气体污染物。尤其是剧毒二噁英,使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对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做了详细地介绍,对国内外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方面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从垃圾源头、炉内过程和炉外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垃圾焚烧污染物的方法,并分析了影响污染物排放的相关因素。在对垃圾焚烧污染物的产生、特性、脱除方法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一种融入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模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输出因素的重要程度,赋予其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相关文献实验数据,建立了垃圾与棉杆混燃过程、污染物排放过程和二噁英净化过程LSSVM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之后的LSSVM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泛化能力。依据所建立的三个模型,分别设计了垃圾与棉杆混燃过程、污染物排放过程、二噁英净化过程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通过并列遗传算法寻优得到了垃圾与棉杆混燃过程、污染物排放过程、二噁英净化过程Pareto最优解集。寻优结果表明,在Pareto最优解集工况条件下,垃圾与棉杆混燃时炉膛温度达到920℃,污染物排放值明显小于实际值,优化结果整体优于实际值,二噁英净化过程中二噁英去除效率达到98.9%。寻优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行、有效,可为实际垃圾焚烧过程污染物排放优化控制提供参考,说明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合理调整各变量的目标值对于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