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KyoT家族的新异构发现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生成是多数情况下血管新生的重要方式——从创伤愈合到特定性生理周期(女性月经周期),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血管生成参与众多重要生理性和病理性过程。血管生成是由多步骤组成的复杂过程:首先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 ECM)发生降解,接着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从已有血管中出芽,随后ECs经历增殖、迁移、分化而形成血管,最后平滑肌细胞被募集至新生的血管上。ECs不仅是构成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血管生成过程重要的“执行者”。近年来随着体外血管生成体系的应用、体内基因剔除/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对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发现多条信号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调控血管生成和ECs功能。Notch信号途径因参与调控ECs的多种功能,决定ECs的命运,而成为备受关注的调控信号。Notch信号途径是进化中高度保守的、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直接接触而激活的信号途径,参与调控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命运决定等多种重要过程。当相邻细胞间Notch配体与其受体接触时,Notch受体的胞内段(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 NIC)就会释放进入细胞核,与核内DNA结合蛋白——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Recombination signal binding protein-Jκ,RBP-J)结合,从而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在缺少NIC的情况下,RBP-J则通过募集多种转录共抑制分子而发挥抑制转录的作用。本室前期研究发现:RBP-J可通过与LIM蛋白KyoT2结合而募集多种转录共抑制分子。但是,KyoT是由选择性拼接形成的分子亚家族,与RBP-J结合的只有KyoT2吗?是否还有其它KyoT分子能和RBP-J结合?这种结合对Notch信号途径有什么样的调控作用?对ECs的功能又有怎样的影响?基于上述设想,本课题发现了KyoT另一个剪接变异体KyoT3,深入研究了与RBP-J结合的LIM蛋白家族KyoT3的组织分布与细胞定位,寻找其与RBP-J结合的直接证据,阐明KyoT3对Notch信号途径的调控作用,探究KyoT家族成员对ECs的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了KyoT家族的新异构体。首先,通过以小鼠胚胎cDNA文库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PCR)获得KyoT家族另一剪接变异体,KyoT3。KyoT3,其全长为969bp,编码包含323个氨基酸的大小为36.26KD的蛋白质。KyoT3的N-端是与KyoT1相同的3个半LIM结构域,在LIM结构域之后为KyoT1所不具备的3个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s, NLS)和1个出核序列(Nuclear export sequence, NES)。与KyoT2相同的是:KyoT3也拥有由C-端27个氨基酸构成的RBP-J结合基序,这提示KyoT3可能也具有与KyoT2相似的功能。利用位于KyoT3序列上的酶切位点XhoⅠ,将KyoT3分为前后2段,通过对2段分别扩增后再拼接的方式,在不改变KyoT3序列、不引入新碱基的情况下,成功构建pMD18-T-KyoT3,为进一步研究KyoT3的功能打下基础。其次,探明了KyoT3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细胞内的定位,并确认其在细胞核内的定位依赖于其NLS。提取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的RNA,经过反转录为cDNA之后,采用KyoT3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研究KyoT3在组织内的分布,发现KyoT3的mRNA在小鼠脾脏、胸腺、睾丸、卵巢、小肠、结肠、心脏、大脑、胎盘、肺脏、肝脏、骨骼肌、肾脏和胰腺都有表达,说明其组织分布十分广泛。为明确KyoT3在细胞内的定位,构建了含KyoT3全长的pEGFP-C2-KyoT3和pEGFP-N1-KyoT3;仅含NLS的pEGFP-C2-NLS和pEGFP-N1-NLS;不含有NLS的pEGFP-C2-KyoT3N和pEGFP-N1-KyoT3N质粒。Western blot的方法发现其中C2-KyoT3N的表达量很低后,通过其它5种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而确定了KyoT3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并且KyoT3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是依赖于其3个串联的NLS实现的。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KyoT3与RBP-J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KyoT3具有抑制RBP-J依赖的转录的作用。构建了带Myc标签的pCMV-Myc-KyoT3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与带Flag标签的pCMV-RBP-J-Flag共转染HeLa细胞的方式,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利用不同的抗体检测,确认了KyoT3和RBP-J之间存在物理相互作用。随即使用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在HeLa细胞和HEK293细胞内证实KyoT3具有抑制RBP-J依赖的转录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效应。此外,通过将KyoT3与NIC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24h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下游基因Hes-1的mRNA水平的方法,结果也表明:共转染KyoT3和NIC时,KyoT3能显著抑制NIC激活的Hes-1的转录。2.阐明KyoT家族成员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首先,成功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在其中检测到KyoT家族成员KyoT2的表达。为研究在血管生成中KyoT家族成员的作用,在本室建立了HUVECs的分离、培养的方法,并通过其形态表现为典型的铺路石样、表面CD31分子表达平均约为99%、具有形成管腔的能力,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了确认。通过PCR的方法检测HUVECs中KyoT家族成员的表达。结果发现:在HUVECs中仅KyoT2表达,于是将研究聚焦于KyoT2。其次,发现转染KyoT2能使HUVECs细胞系(HUVEC Cell line,HUVEC-CL)中管腔形成增多,tip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增殖减少。在后续的实验中,使用脂质体LTXPLUS瞬时转染EGFP-KyoT2于HUVECs和HUVEC-CL,通过计数绿色细胞总数的方法,发现:无论在HUVECs或是HUVEC-CL中,与转染EGFP的对照组相比,转染KyoT2后细胞增殖减弱,然而转染KyoT2却能使HUVEC-CL中管腔形成增多,tip细胞的数目增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实:KyoT另一剪接变异体KyoT3的存在,并明确了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和细胞内的定位,并且KyoT3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是依赖于其3个串联的NLS的。KyoT3能够与RBP-J发生物理上的相互作用,也因此参与了RBP-J介导的Notch信号途径的调控。KyoT3能够抑制RBP-J介导的转录激活,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效应。为研究KyoT家族成员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在本室建立了HUVECs的分离与培养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获得纯度高、功能好的HUVECs,作为研究ECs的模型。使用PCR的方法,检测到仅KyoT2在HUVECs内的表达,因此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KyoT2对ECs的功能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瞬时转染KyoT2能够抑制ECs增殖,促使管腔形成增多,tip细胞的数目增加。为更深入地研究KyoT2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轻钢结构在很多建筑设计中都有应用,但是其技术仍在不断革新,很多地方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轻钢结构的设计和构造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还在研究中。论文结合
通过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罐的操作条件逐个地进行理性分析和优化,为达成最佳的脱盐效果和节能做出逻辑判断并提出相应措施,为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后续的二次加工装置的平稳生产
结合广东云浮西江新城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制作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机载LiDAR技术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应用流程、地面建模、建筑物建模、模型整合4方面对机载LiDAR航空摄影测量在三维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绿色节能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现代建筑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坚持绿色节能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全面落实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要点。论文立足绿色建筑
桃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干物质不断减少 ,随着共价结合果胶质和离子结合果胶质减少 ,水溶性果胶质明显增加 ,纤维素也逐渐减少 ,但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较小。低温胁迫造成果胶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射频消融是通过特定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问题的关心。桩基检测是鉴定和确认建筑地基是否合理且坚固的有效保障。论文基于桩基检测的基本概
结合实际,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内容进行探讨。论述了我国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内容,并在探究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难点的基础上,
化干戈为玉帛$$ 1998年春节前夕,家乐福天津分店人山人海,由于临近年末,顾客多,购买的商品也多,商店未能很快地处理完顾客的结账问题。快到中午时,顾客等得不耐烦了,肚子也开始饿
报纸
苦梦──鲁迅周作人世界之一瞥孙郁1理解鲁迅难,懂得周作人,亦非易事。细读两人的全部文章,常使我感到难言的沉重。这不仅是那些文字所释放的信息给人以复杂的感应,更主要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