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宿是后现代休闲旅游的重要产品形式和新兴业态,民宿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旅游地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要素和新动能,但学术关注滞后。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民宿的发展历程和地区差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民宿相关研究文献,建立了我国台湾地区的民宿研究知识体系,并对比分析大陆地区民宿研究问题,提出了大陆民宿研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本文以我国当前最典型的民宿旅游地——莫干山地区为研究案例区,利用接待业区位论、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分别从莫干山风景区(山上)、莫干山镇/环莫干山地区(山下)以及莫干山地区全域的不同尺度全面分析了莫干山民宿旅游由空间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动态过程、内涵特征和机理机制。首先通过官方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取莫干山民宿空间发展数据,构建了ArcGIS和地理探测器结合的民宿空间过程分析方法,基于目的地的微观尺度系统地探讨莫干山民宿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2011~2017年莫干山民宿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集聚程度由集聚到强烈集聚,目前已经在莫干山风景区毗邻村域形成了环莫干山景区的面状核心集聚区和边缘村域多点集聚的民宿空间发展结构。环莫干山民宿的空间集聚过程与地形地势、核心风景区、交通干线和居民点密切相关。风景景观、发展基础、社会因素和区位因素是莫干山民宿景观格局异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维度,不同档次民宿的时空间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差异,空间决定因素维度和指标差异性显著。其次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莫干山地区民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发现自2010年开始,莫干山地区的民宿与旅游企业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规模化效应显现,并在民宿产业链和民宿旅游产业链的网络组织下形成莫干山民宿旅游产业集群。民宿产业链是地方的规划、建筑、工程、劳务、管理、营销等相关产业部门企业围绕民宿生产、经营与分销进行分工与合作的上下游产业关系。民宿旅游产业链则是以民宿为链核,以产品和市场为纽带,区内相关旅游企业和政府机构通过资本、技术、知识、制度等链接而成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再次对于民宿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的研究发现初始条件与偶然因素、惯例制度与路径依赖、路径创造与区域分叉、企业家、政府与创新网络分别以各自独特的机理机制在不同阶段对于产业要素和产业网络演化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但同时相互交织、彼此关联、共同作用促成民宿种群的诞生、生长、思考以及在选择环境中的自适应过程。本研究既丰富了接待业空间选址、产业集群和旅游地演化的案例类型研究,也为总结莫干山特色的民宿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时空发展和产业经济演化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民宿产业选址、民宿集聚区规划实践以及民宿产业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为演化经济地理学应用于旅游演化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新时期民宿旅游发展的新地域、新类型的案例尝试和实证,为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和旅游演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