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zw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长达十四年的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抗争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它是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国家、民族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群众路线,推动东北振兴,实现强军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最先开始的地方,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东北地区建立了抗日义勇军、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抗日部队,以反对外来侵略。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同残暴的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不屈、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牵制住了大量敌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东北抗联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一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本文从抗联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具体分析了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特点,深刻把握了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抗联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历史条件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固有的民族精神和东北抗联的斗争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论文第二部分为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特点,丰富内涵表现为爱国精神、抗争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四方面的内容,特点表现有革命的坚定性、强烈的爱国性、顽强的拼搏性和群众的广泛性四个特点;论文第三部分阐述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历史地位表现为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反法西斯战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价值表现为东北抗联精神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东北振兴和发展,实现强军目标,坚持群众路线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其他文献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被害人当事人地位,并且也从保障人权和健全法制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以及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新的规定。但在国家公诉原则之下,被告人
租船合同中的安全港保证义务不仅关系到租船合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航运实践的健康发展。这个问题在实务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航次租船合同和定期租船合同两种情
现代意义的民法源自欧洲,是欧洲封建主义发展至资本主义的产物。学界一般认为,我国民法实为舶来之物。笔者认为,既不能以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法比照、套用于中国古代社会;也不能
发端于20世纪中后期的行政改革浪潮,使各国达成了一条共识:输出政府职能,即转化行政权,由社会组织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权力的不当行使必然会对权利造成侵害。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行业组织社会公权力规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行业组织权力规制制度的完善尽一点微薄之力。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引言中简要说明了研究行业组织社会公权力规制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的研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优先权起源于罗马法,是罗马人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保护弱者利益、实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