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过程中机械生长因子的表达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尿失禁是一种经尿道的漏尿现象,这种现象是不自主的,有客观证据证明的。尿失禁给患者带来许多的不便,可以说是一种“社交癌”,个人卫生方面也造成了隐患。尿失禁有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3种亚型。各国都有自己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研究表明我国成年女性约1/3患有尿失禁,但多数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很少发生完全尿失禁,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位改变)时有尿液不自主排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于盆底肌肉筋膜组织松驰有关,其造成尿道阻力降低。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的阻止和治疗诸如年龄、手术、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对于治疗和预防SUI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雌性未育wistar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局部内源性机械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机械生长因子是否参与尿道括约肌损伤后肌细胞再生修复过程。方法雌性未育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模拟产伤制备尿道括约肌损伤模型作为实验组,共30只,分别于损伤后的第1、4、7、10、14天处死,取出尿道,6只/天,另一组30只为尿道未损伤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在于实验组相同时间点处死,取出尿道,6只/天,行SYBR Green RT-PCR半定量检测局部机械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行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空白对照组即尿道未损伤的大鼠局部内源性机械生长因子mRNA只有极少量的表达,且时间点不同内源性机械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即尿道损伤组在损伤后第1天表达量即显著增加,后逐渐升高,到第7天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在第14天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局部机械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增加,且损伤时间不同表达量有所变化,提示机械生长因子可能参与了尿道括约肌的损伤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各种因素所致脑神经组织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相应脑组织区域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