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针刀技术联合手法松解的治疗手段,以传统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做对照,通过治疗前后各项肩关节功能活动的评分比较,评价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探究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根据“全国第二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评定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调整后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包括日常功能活动(ADL)、肩关节活动度(ROM)、肌力(MMT),对患肩部治疗前及治疗一定时间后进行肩关节功能活动量化评分。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的变化,包括:VAS评分及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评分,计算出各组有效率。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作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ADL、ROM、MMT等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优化,组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ADL、ROM的评分对比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评分改善上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在MMT评分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临床疗效上,试验组治愈32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93.02%;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5.71%。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刀技术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疗效肯定,且优于传统针灸推拿疗法。2、针刀技术可有效松解肩周炎患者患周组织的粘连和挛缩,刺激局部神经和改善微循环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在此基础上,手法松解可增加松解粘连的效果。二者联合能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活动受限、疼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