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景观——中国当代绘画中的时代风景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艺术的发展一直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对艺术自身的发展产生深重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就被直观的体现出来。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社会发展状况,时代的“景观”不断变迁,相应的在绘画上所体现出的内容与特点也会不断发展,亦可称之为绘画中“时代风景”的变迁。基于此前提下,本文提出了绘画中的时代景观,以期能以绘画的角度来解读时代的发展及其特点,并且映射当下,发现新问题,希望能以这种角度的研究来影响当下的艺术创作。  那么本论文将分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份是对本选题中的部份概念进行说明,包括“景观”,“人造景观”,“时代风景”等,其次是对涉及到的相关时代背景的梳理与阐述,然后在理清社会文化时代发展脉络的同时以人造景观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比较。  第二部份主要是以时代风景为前提来分析阐述国内当代绘画的线索,考察在这种角度上当代绘画作品呈现出怎样的视觉机制。为了使这种分析清晰完整,首先本章对风景及风景画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且重点阐述说明绘画中的时代风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风景。接着是进一步梳理了中西方绘画史上“风景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与表现。然后阐明当风景成为广义上的风景的时候,显然时代风景就会成为绘画中无法回避的对象而被表达,那么我们就可以非常有脉络的了解和研究。  第三部分是分析在当下这种多元化的语境下绘画在表现这种广义上的风景及其所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势,显然要读懂当下,但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过往的发展,所以本节先分析了文革后到90年代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及特点,重点分析在这一时期绘画上整体视觉内容的变化,并结合个案作具体说明,勾勒出时代风景绘画在当时的转变轨迹与特征。然后紧接着是考察2000年以来当代绘画中时代风景的发展动向和体现,提出时代风景是作为社会景观的艺术化,如何在新时期被体现的,又在视觉上产生什么样的新机制。  第四部份主要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反观绘画本身。首先指出绘画作为时代的缩影,并且具有超时代性,那么从绘画的角度来解读时代发展的历史轨迹就成为了可能,也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最后是我自身关于该选题一直以来的艺术实践与探索。
其他文献
随着不断发展科学技术,4G网络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在大数据基础上新媒体开始取缔原来媒体渠道。云计算是新型技术,能够优化处理大数据的质量和提高处理新媒体信息的能力。本
期刊
动态雕塑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欧洲的一种雕塑表现形式,是西方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份。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俄罗斯先锋雕塑以及包豪斯的实验艺术中,动态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