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立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晚年陈立夫政治生活境遇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建树,尤其是其弘扬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得失展开论述与探讨,并作出相应客观的评价。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基本内容如下所述:绪论是就研究晚年陈立夫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题的意义、背景、学术动态、研究重点等作简要的陈述。
  第一部分,分析晚年陈立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包括关于陈立夫下台及其晚年生活背景简介。指出其致力传统文化研究的动机、经验储备和外部条件。
  第二部分,搜集归类晚年陈立夫的相关著述,简介其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重点提炼、分析、归纳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包括他基本的人生哲学思想、儒家文化观、伦理观、政治观,中医理论等。具体辨析其中的优劣。
  第四部分,对晚年陈立夫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岛内提出的“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的文化——政治型口号进行立体分析。
  第五部分,对晚年陈立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评价,指出其地位与局限性。
  结语,本部分归纳陈立夫阐释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呼吁海峡两岸继续加强文化交流,致力于统一大业早日圆满实现。
其他文献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趋于极限,同时,工业化的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西方一些理论家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奥康纳是当代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奥康纳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上,结合生
鲍德里亚是法国20世纪特立独行、立场最为鲜明的后现代思想家,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撰写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特别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对消费社会中的异化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究。从当代社会的丰盛现象出发,鲍德里亚揭示了身处日益丰富的商品环境下人们的消费异化状态,并对这一消费异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阐
学位
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是恩格斯在19世纪中后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实践中,创立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其中1856-1871年是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四个方面对恩格斯人民战争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第一部分重点分析恩格斯在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和西
学位
典型宣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宣传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以树立和宣传典型形象为内容,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教育人、向导人、激励人为目的的宣传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使典型宣传工作形成了包括确定目标、树立典型、报道典型、社会反馈、分析总结等程序在内的一整套思想和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开展的典型宣传工作不但有声有色,还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典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即坚持“党领导一切”,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就形成了这一重要思想,并对为什么要坚持“党领导一切”,如何坚持“党领导一切”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领导一切”思想继续发展,并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要义。在
学位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中包含了广泛丰富的具体内容,开展社会救助便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社会秩序远没有稳定,抵抗自然灾害、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群众失业和灾难民基本生活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提出“不许饿死人”的口号并有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天津市作为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经济结构重组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系统分析共同体问题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不仅明确指出了共同体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共同体形式的虚幻性,以及其对广大劳动人民在个体发展上的束缚和压迫,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还在共同体的性质、建立途径、社会功能等方面,为我们今天
在全民族抗战中,党重视以报刊推动党的建设,《八路军军政杂志》在推动党的建设,特别是在推动八路军中党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巩固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促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八路军军政杂志》推动党的建设背景。领导全民族抗战胜利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和党的相关的实践经验有助于用《八路军军政杂志》推动党的建设。从杂志自身情况看,《八路军军政杂志》是推动党的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民生思想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并详细归纳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毛泽东民生思想进行了阐述,进而揭示毛泽东民生思想为当前我国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的诸多现实启示。  毛泽东民生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背景以及丰
学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长达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正是因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的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