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香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松香资源,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居世界的第一位.本论文主要以松香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了油溶性松香基咪唑啉(ORI),并将油溶性松香基咪唑啉作为中间产物,分别与氯化苄、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一步合成为水溶性咪唑啉,对两种不同的合成产物,考察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合成条件.利用分光光度法并结合红外光谱(RT-IR)对两种类型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失重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缓蚀性能试验.本论文采用两步法,合成了油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在反应的第一阶段采用溶剂法进行酰化反应,第二阶段用真空法继续反应使松香基酰胺分子内脱水,最终环化形成松香基咪唑啉.试验表明,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油溶性咪唑啉合成中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进行模拟回归,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酰化温度180℃、酰化时间4小时、环化温度230℃~240℃、环化时间5小时、DETA与松香的摩尔比1.6:1、体系的真空度2.67~5.33KPa.在碱性的条件下,将油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分别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氯化苄合成生成水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并得出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松香基咪唑啉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摩尔比1:1、反应温度85℃~95℃、反应时间4小时、反应体系的PH值在8左右.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松香基咪唑啉磺酸钠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油溶性松香基咪唑啉与氯化苄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松香基咪唑啉与氯化苄的摩尔比1:1、反应温度100℃~110℃、反应时间3小时、反应体系的PH值在8左右.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鉴定分析出两种合成产物的结构.研究了不同合成产物的缓蚀性能,在常温下,采用静态失重法试验,得出水溶性松香基咪唑啉对金属具有较强的缓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SEM),验证了此种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在金属表面的成膜效果较好,有较好的运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