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小说的语言普遍具有实验性,它注重意识的描写,而对于传统诗学注重的外部事实无甚兴趣。同时,它还避免使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讲述故事,而是采用单一的或多视角的叙述观点。此外,它对时间的处理也极其复杂。首先它避免对素材按年代顺序直接编排,而且整个情节涉及许多的前后参照。现代小说的这类特征使文学评论者更加注重对文学文本的语言和结构进行分析。1945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发表“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通过对詹姆斯·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人作品的分析,提出了并置的重要概念,探讨了现代主义文学形式的流变。本文以空间形式理论为基础,对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空间形式进行解读。《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关于美国南方的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这类小说均以其想象中约克纳帕塔法镇为创作背景,以诸如意识流手法等创新技巧以及极度复杂的内容和形式著称。福克纳将这部小说分成时序倒错的四个部分,并将人类意识作为小说内容的主体。在这部小说中,过去与现在互相交织,人物视角灵活多变,叙述技巧复杂,这都体现了康普生家族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过去与现在的矛盾。通过对《喧哗与骚动》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以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为支撑来分析这部小说中存在的空间形式,并探索小说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在《喧哗与骚动》中,空间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各个层次上的并置体现了三种具体的空间形式,即橘瓣式、时间蒙太奇和一些意象。(2)通过对空间形式与《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得出小说中的时间是通过空间形式体现和编排的。使用空间形式手段编排小说,反映了福克纳本人的时间哲学,即忘记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时间观点。本研究通过对《喧哗与骚动》的空间形式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探索,从而使人们对该小说的理解更加全面和透彻;另一方面,空间形式理论的运用也为同类型的现代主义小说的解读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