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导电ZnO:(Al,N,H)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ZnO具有很高的激子束缚能(室温下为60meV),激子增益可达到300cm-1,是一种可能的短波长发光器件材料,在LEDs、LDs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掺入Al、Ga等施主杂质可形成性能优异的n-ZnO材料,但p-ZnO材料的制备却较为困难。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受主杂质在ZnO中的固溶度较低;其二,ZnO薄膜中存在的一些本征施主缺陷(如锌间隙和氧空位)会对受主杂质产生高度自补偿现象。T.Yamamoto等通过对不同掺杂源的ZnO制备过程中系统内部Madelung能量理论研究,提出施主-受主共掺杂技术,即通过施主(B、Al、Ga等)、受主(N、P、As等)共掺杂技术可以较容易地实现ZnO的p型转变。实验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p-ZnO的制备技术,在几种施主杂质中,Al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如果能实现Al-N共掺制备p-ZnO薄膜,那么对于ZnO材料的实际应用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ZnO薄膜研究的课题组之一,在叶志镇教授的带领下,已经采用直流磁控溅射设备用Al-N共掺杂的方法实现ZnO薄膜的p型转变。本文在实验室已经取得的基础上,利用直流磁控溅射设备,对以NH3为掺杂源的Al、N、H共掺杂ZnO薄膜进行制备工艺改进及相关p-n结的制备,得到如下结论: 1、Al含量对Al、N、H共掺杂ZnO薄膜的p型转变有着重要影响,在靶材中Al含量为0.4%~4%区间内均能获得的p-ZnO薄膜。研究表明,H的存在促进了N原子掺入,后续的退火处理能活化N原子,使其成为有效受主杂质。 2、我们进一步研究了高温同质缓冲层对ZnO:(Al,N,H)薄膜p型掺杂的影响。高温同质缓冲层是制备低阻、稳定、可重复的p-ZnO薄膜的有效方法。高温缓冲层的生长时间为3min~5min,即缓冲层厚约为30nm~50nm时,制得ZnO:(Al,N,H)薄膜的p型传导性能较好,其获得薄膜的电阻率p在16~25Ω·cm之间,载流子浓度在1018cm-3左右。 3、我们对n型传导的ZnO:(Al,N,H)薄膜在不同气氛下快速退火发现,在Ar下退火其导电类型不变,而在氧气作为保护气氛下退火却实现了p型转变。说明可能有部分的O原子在退火过程中进入ZnO薄膜中并填充了部分O空位。 4、从双异质结结构能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出发,用Al-N共掺杂的p型ZnO
其他文献
凌源市位于辽宁西部,由地级朝阳市代管。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是地方性氟中毒高发区,尤其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来源是饮用水,要解决这些地区氟中毒问题关键是降
学位
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环境管理人员已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对流域水环境容量总量进行分配方法的研究之后,
跨入21世纪随着平板显示技术(FPD)飞速发展,需要更低电阻率的材料作为FPD薄膜晶体管的接触电极,以提高响应速率、降低功耗。传统的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FED)的微尖锥场发射体制作
学位
思想品德课是未来合格公民的思想启蒙课,良好人格的奠基课,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先导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开始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
期刊
TiO2薄膜的微观结构,如粒子大小,比表面积等,对其光催化性能,光电转换效率,导电性等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sol-gel是制备TiO2薄膜的重要手段。溶胶结构直接影响TiO2薄膜的
生态过程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是河口生态需水研究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生物过程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方面,相应提出的生态需水方法难以保证生态系统整体平衡和健
随着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发展,排入渤海湾污染物的数量和总量不断增加。多环芳烃(PAHs)通过大气降尘、地表径流和海上航运等途径进入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极易吸附在悬浮颗粒物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向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建筑行业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新型建筑,多功能建筑等新式建筑也在不断兴起.同时,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