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产业也像其他产业一样卷入这场洪流之中。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为明显。本论文以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并引入了经济学关于模式的概念,探讨了新时期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模式。文章分章节对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概述和实证分析,并对上海现有的主导体育产业进行论述和评价。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我国区域体育研究有所贡献,同时对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认为,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存在于中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因而,在模式的类型选择上属于政府参与型的体育产业模式。上海体育产业模式有别于中国东部其他两个体育产业“集化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集化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穗—深—珠”集化区。可以说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沪-江-浙”体育产业集化区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区域内经济增长迅速;属于“内向”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周边省市地区的产业关联密切。上海体育产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就其原因有:区域内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区域内体育资源存量与增量的优势;体育产业发展软环境的优势;与周边地区体育产业互补的优势。本研究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证实了上海市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事实。并由此总结出上海市以体育商业赛事服务业为其主导体育产业部门。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未来上海体育产业的走向将是怎样呢?本论文得出两点结论:上海体育产业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海体育产业与江浙体育产业的关联将更加密切。本论文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对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作整体性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从微观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和分析。本论文查阅了大量的经济学资料,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力争使本论文摆脱以往只注重规范的论述或理论性的论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