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元素、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在最近几年,新型稀土抗菌材料,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低毒、热性能好以及广谱抗菌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常温下,乙醇为溶剂,以稀土金属硝酸盐和肉桂酸、8-羟基喹啉合成了三种三元配合物1、2、3,分别是H2C27H19N2O4·H2O、CeC27H19N2O4·H2O、 YC27H19N2O4·3H2O。在60℃,水为溶剂合成了三种稀土毗啶羧酸类配合物4、5、6,分别是LaC21H12N3O12·2HZO、CeC21H12N3O12·3H2O、YC21H12N3O12·3H2O。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如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氢谱)对六种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六种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表明:六种稀土配合物和配体有着不同的抑菌活性,配合物1和2对白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配合物3对五种菌的抑菌活性均较前两种配合物小。配合物5对藤黄微球菌的活性最高。配合物1、2、4、5的MIC值都小于100mg·L-1。配合物3的MIC>100mg·L-1,配合物2的MIC=25mg·L-1。因此,同种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对同一菌种的抑菌强弱大小依次为:Ce配合物>La配合物>Y配合物。稀土配合物抗菌效果明显优于自由配体,可能是因为稀土离子与配体的协同效应,优势互补,使抗菌活性增强。配合物1、2、4、5和6对五种菌都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属于广谱抑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