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话语分析角度看特朗普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商务演讲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业环境中,CEO们总是利用演讲中语言的力量来辩护自己的商业意识形态和提议,并达成富有成效的商业关系,政治领袖也是如此。2020年1月21日,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参加了新一届的世界经济论坛,并在当日发表了致辞,在演讲中他主要谈到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对外经贸情况。整篇演讲中,特朗普运用多种策略向观众施加权力与意识形态以控制与说服他们相信他本人,乃至美国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演讲中的话语成为了一种帮助他实现意识形态目标的机制。在此,本文选取了此篇演讲为研究对象,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从及物性、结构转换和情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特朗普演讲社会语境下的商业目的,并进一步揭示其话语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特朗普在整个演讲过程中都表现了他和观众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且传达了“美国第一”和“我是一个优秀领导人”的意识形态。首先,特朗普经常使用物质过程和“我们”这一代词来描述他上任后美国的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通过这样做,他成功地强化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且在经济上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的这一意识形态。其次,特朗普利用结构转换来控制观众关注其倾向于强调的信息,即他的成就和贡献,从而使他在观众的眼中树立自己成功领导人的形象。同时,他频繁使用中值情态动词,尤其是“will”,有助于他向受众传递希望、愿景与规划,而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我的”将特朗普政府与美国近期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两点都用于加强他作为一名优秀政治和商业领袖的形象。最后,笔者发现特朗普倾向于将自己置于重要位置。特别是他在情态系统的选择中,例如他对“必须”之类的高价值情态动词和“你”这一代词的使用,都将自身置于控制的地位,以便对观众施加权力。此外,笔者还注意到,特朗普对物质过程的偏好表明了他有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行动者”,同时,他对心理过程的极少使用也体现了他对情感和感受的不屑。而高频率的“我”和“我的”体现出他的独裁意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些结论的一致性表明,特朗普作为一个总统,在使用语言时,向观众提升了自身权力形象,同时也试图操控观众接受他的意识形态,以实现互惠互利。本文的研究表明,运用批判话语分析对商务演讲的研究行之有效。以批判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结合以及物性、结构转换和情态系统为研究方法,可以成功地运用到商务演讲的例子里。批判话语分析对在更为广义上的商务演讲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建立文献资源采购新体制--以招标为主导的多元采购体制,讨论了招标采购的必要性、形式、现实意义和实现条件.
国有商业银行在成功剥离不良资产后,如何有效贯彻执行信贷政策,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已成为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
经济学研究分配问题的历史绵长,且视角多元。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从长历史维度对发达国家收入分配规律予以数据检验和经济解释,该书最大的价值在于用长周期的历史数据,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语文在教学中,主要是以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也是其他方面学习的前提,并且始终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又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难点。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记住并且运用词汇并非易事。与此同时,这就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结合科学的教学理论,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技巧类方法,通过运用故事情境使学生学习并且掌握教学内容,
“李舒舒事件”引出了法律控制行为的思维结构问题。控制尺度、控制维度和控制力度三个思维板块的组合就是法律控制行为的思维结构。这一过程的决策分享着成本一收益分析原理
小学语文是为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奠基的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积累写作技巧。语文阅读向来不是仅依靠课本就可以完成的,语文考试的意义也
城市公共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中小学图书馆有更紧密的业务关系,隶属文化系统从体制上割裂了其与中小学图书馆的业务联系,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城市少儿馆
民国时期,通电的广泛应用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以至于有人认为“不读通电,则民国史无矣”。全国通电作为一种特殊的通电,构建起民国各阶层之间新的互动表达平台,被应用于社会各项领域,成为折射民国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本文拟通过梳理《申报》中的全国通电,来探究民国时期的全国通电的整体状况及其应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通电与全国通电做了界定,考察其产生历史,并且对全国通电的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