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频率追踪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z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指的是在不使用任何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利用空间中软介质实现电能传输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可靠,便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医疗设备、特殊环境作业等场合。而其中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凭借高效率,长距离传输,传输能量大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工作频率对系统的传输性能及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无线传输过程中,频率会受到外界障碍物(如导磁性物体)的影响而改变,此外发射端与接收端电路参数的改变、系统的老化、温度等因素都会导致系统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不一致,传输性能下降。为了使工作频率与固有频率一致,确保传输系统不会因为失谐导致传输性能下降,应对无线传输系统进行频率追踪。本文基于耦合模理论与等效电路理论进行建模,分析了影响系统传能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频率跟踪控制方法。一种是利用锁相环实现对频率的跟踪,同时引进差分进化算法(DE)来优化控制调节。二种是基于LCC自调谐的方法,以确保发出的频率在系统固有频率点附近变化,达到频率跟踪的目的。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DSP锁相环的频率跟踪控制策略,提出并设计了先频率后频率相位同校正的频率跟踪控制方法,推导出数字锁相基本算子来进行频率约束。同时设计了无线系统的各个传输环节及控制主回路。结合MATLAB仿真模拟与无线电能频率跟踪理论,搭接了系统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频率跟踪方法在变负载、变距离、变耦合系数下进行实验验证,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频率跟踪前与频率跟踪后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通过改变发射端主频率来模拟失谐状况,来观察系统频率跟踪情况。为了证明该跟踪方法相较于其他控制跟踪法的优越性,设置了对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因失谐而导致传输性能下降时,引入频率跟踪系统可有效地对频率进行跟踪校正,使系统达到谐振状态,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基于DSP的先频率后频率相位同跟踪的控制方法与其他跟踪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跟踪效果好,性能优良的特性,证明了该方法对无线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有较好地提升。
其他文献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神经功能康复领域。工作记忆是大脑认知功能的基础和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的研究初步表明高频r TMS对工作记忆功能的改善更为有效,然而不同频率的高频刺激对工作记忆的神经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拟从神经编码活动的角度,利用在体多通
混合励磁电机(Hybrid Excited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的气隙磁场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和直流励磁绕组产生的励磁磁场叠加而成。与传统的永磁电机相比,在保持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高效率的优点的同时,引入的励磁绕组可以方便地调节气隙磁场。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电机可以在低速和较宽的运行速度范围内获得较高的效率,满足了电动汽车宽范围调速的要求,有较好
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的发展,能源的利用和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化石类等一次能源,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新时代必须。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对接入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冲击。发电设备、储能装置与电网组成的混合交直流微电网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隔离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Isolated Dual Active Full Bridge DC-DC Converter,DAB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频率不断提高。针对在高频电力电子电路实时仿真中出现仿真步长与开关动作时刻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对计及多重开关事件的高频电力电子实时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电力电子开关模型的建立入手,通过对比四种开关模型(理想开关模型、二值电阻模型、普约维奇等效模型、开关函数模型),结合状态变量法和数值积分的方法,以升压斩波电路和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电路为例,建立了基于开关函
大型电力变压器进行合闸操作时,铁芯中的剩磁可能会引起励磁涌流,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投入运行。为了消除剩磁对变压器影响,本文提出了测量剩磁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外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的基础上实现的。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变压器铁芯原有剩磁的基础上,准确测量出剩磁的大小和方向。并且,根据这个方法对现有退磁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省时与经济性。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介绍了变压器结构和基本工作
金属构件的结构健康监测在工程实际中必不可少,其中对构件的应力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基于超声波声弹性原理,采用临界折射纵波(LCR波,longitudinal crit-ically refracted wave)可以对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实现无损检测。然而,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状态与工作环境对LCR波的声弹性响应特性影响较大,导致工程实际中金属残余应力的在役检测精度较低,所以实现金属板状构件声弹
铁路系统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铁路继电器是铁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长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铁路的稳定运输,因此对于铁路继电器接触性能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触点表面形貌变化和污染直接影响着触点的接触性能。本文将恒定温度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后的铁路继电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触点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污染物成分两方面入手,分析影响触点接触性能的机理。文章首先对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进行简要
无创式脑功能调节方法对神经精神类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经颅磁声电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o-acousto-electrical stimulation,TMAES)作为一种新型无损脑神经刺激手段,通过超声和磁场共同作用于神经组织,进而产生感应电流以实现对目标脑区的调控,兼具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刺激深度等优势。目前,经颅磁声电刺激过程中,均采用超声单元换能器辅以准直器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量建立,剩余污泥产量也逐年攀升。由于剩余污泥含水率高且亲水性强,这使得污泥深度脱水已成为当前污泥处理处置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紫外协同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Persulfate,缩写PDS)对污泥进行调理脱水,确定了污泥脱水的最佳反应参数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再进一步选用污泥粉、污泥炭等骨架颗粒联合调理,实现了污泥脱水和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硝酸盐氮(NO3--N)如不经有效处理排放,将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电化学还原技术因其反应速率快、无需或仅需少量添加药剂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还原方法可以还原去除NO3--N,但很难将其完全转化为无害的氮气(N2),还原产物中亚硝酸盐氮(NO2--N)及氨氮(NH4+-N)需要进一步处理;同时目前阴极材料多使用贵金属做催化剂,成本问题制约了电还原的推广应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