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躁动——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weiwei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训"这一大众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教育活动,却长期处于教育研究视域之外.该研究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近乎全民的"培训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透视时代文化特质与社会性格的窗口,将大众"培训热"的考察深进社会学的核心主旨和潜隐议题:"现代性与焦虑";分析了"培训热"投射出的种种大众"焦虑"心态:个人(包括家长)的"饭碗焦虑"、"成功焦虑"、"身份(自我认同)焦虑"甚至"身体焦虑"以及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焦虑".正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种种"焦虑"造就了培训的火红和混乱.繁荣与无序并存,理性与躁动共生,正是当下中国"培训热"的真实写照.在现象白描的基础上,又着力分析了"培训热"所蕴藏的"社会焦虑"如何被社会本身所建构?"全球化陷阱"、"专家神话"、"媒介权力"这些"匿名权威"如何为大众焦虑的社会建构推波助澜.该研究秉持"面向现象"的研究方法论,借鉴了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社会学、符号学等视角和方法,尝试多维度的社会研究,综合运用了访谈、现场观察、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透过不同视角洞察种种"培训热"表象,解读当下中国大众情感的生存境遇及其困厄的社会根源.该研究不是对"如何进行和选择培训"等问题进行的规范性研究,而是试图透过"培训热"的各个"窗口"揭示出其背后的众生百态和社会特质;并且着力从社会批判视角进行"重思"与"否思",通过对"培训(教育)公平"和"培训市场化"的追问以及对大众"培训热"的文化审思,加深对"培训热"的人文反思.该研究通过揭示"培训热"的复杂性说明,表面红火的"培训热"正是中国大众遭遇传统与现代力量的冲突而心生出莫名焦虑的折射!其背后深隐着大众的无助、无力和无奈!透过"培训热"这扇窗口,触摸到中国大众对社会剧变持有的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和缺乏理智的群体躁动.社会的焦躁风气与个体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互动中相互强化、互为因果."培训热"绝不意味着我们正迎来一个凯歌高奏并人人受益的"终身学习"时代,也绝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之建构会如此迅速而容易!我们呼唤信仰和理性的回归,呼唤新的信仰和理性的重建!
其他文献
应对竞赛失败是竞技体育由来已久的话题,之所以说是“由来已久”是因为竞技体育的存在总是伴随着失败和胜利;之所以说是一个“话题”,是因为目前关于失败应对的问题在很大程
知识经济使得人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对人的内在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行为、个性特征、内驱力等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发起者和执行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选聘和开发开始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者提出了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须担负的五大角色,即战略伙伴、领导者、雇员激励者、技术
学位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对健康风险的认知是不是也越来越明白呢?本研究选取了一个特定的群体——大学生,进行了健康
学位
本研究通过对378名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考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知觉到的学
本论文主要通过运用“思维风格量表”、“项目研究学习态度调查表”与“项目研究学习成就评估量表”为调查工具,探讨不同思维风格的大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学习后,其项目研究学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