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教育界普遍关注如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RCS动机设计模型被认为是当今最易于操作且系统的模型。Keller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包括四类: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取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自我满足感。通过阅读文献,查找并分析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相关理论。首先,结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构建适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编码。其次,选择12节初中化学优质课为研究对象,对课堂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详细记录、编码、分析。最后,依据动机激励策略对具体的教学案例中激励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逐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在中学化学优质课中,尽管广大教师没有学习过如何按照ARCS动机设计模型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大量使用了其中的一些策略:“具体化、经验、期望、积极结果”。在编码中我们发现,动机激励策略之间并不是单独使用而是相互配合。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三方面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其次,教学中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通过努力从活动中获得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