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局地化及协方差膨胀问题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同化是一种将数值模式和观测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为模式预报提供一个精确合理的初值,加深对大气状态演变的物理规律的认知,而且还能对观测系统进行交叉验证。因此,它一直是数值天气预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是基于经典的卡尔曼滤波发展而来,它利用预报集合构造预报误差协方差以取代经典卡尔曼方法中利用时间积分来生成预报误差协方差的过程,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经过长期的发展,它已经被众多国际机构引入到业务同化系统中。尽管如此,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滤波发散、低秩、复杂的非线性观测算子适用性等。本文针对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中的局地化和协方差膨胀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1)针对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采用顺序观测同化时,由于局地化方法的引入导致的分析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观测排序方法。首先分析了常见的观测同化顺序对顺序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不同的同化顺序会影响同化结果;针对这些方法对同化系统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影响集合卡尔曼方法中局地化半径及膨胀因子等参数的最优设置。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优劣评估的同化顺序确定方法,该方法以每个观测进入同化系统后得到分析场与背景场及观测场的距离之和为准绳,定义距离近的为较“优”的观测。基于这种判定规则给出了先同化“优”观测的方法(OBS-Bto W)来确定观测进入同化系统的顺序。基于集合平方根滤波的实验表明,与常见的观测排序规则相比,新提出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额外预报信息及真实场的情况下,以较小计算代价提高随机观测排序情况下的顺序集合卡尔曼方法的同化效果。(2)针对膨胀因子自适应调整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新息量统计、时空依赖的自适应协方差膨胀方法SDACI。该方法将膨胀因子看成一个一维向量,以这个向量为自变量,基于新息量统计的结论构造一个目标函数。函数定义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膨胀因子的调整,能够使更新后的预报误差协方差矩阵尽可能符合新息量统计中关于预报误差协方差、新息量以及观测误差协方差的统计关系。SDACI方法考虑了膨胀因子的空间分布,将膨胀因子的确定转化为目标函数最优化的过程。大量同化实验表明SDACI方法较仅考虑时间分布的膨胀方法而言,考虑了膨胀因子的空间分布,使同化性能有明显的提升。除了性能分析之外,本文还对不同膨胀方法的计算开销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SDACI方法由于需要在每个迭代步完成一次最优化过程,其计算开销明显大于固定膨胀方法。为了提高SDACI方法的计算效率,对其进行了并行化实现,实验表明并行后能有效缩短其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3)针对局地化方法中相关系数函数中特定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的、时间依赖的自适应协方差局地化方法(RF自适应局地化方法)。该方法使局地化参数能根据集合成员大小、观测误差、模式变量等信息自动获得。其以特定的局地化函数为基础,从历史的同化迭代过程中提取和产生特征属性数据集合,将局地化参数的问题转化为一个预测问题。为防止高维模式系统中数据特征维度过度膨胀,采用了特征降维选取,从集合特征、观测变量特征、模式变量特征以及变量相关性特征等方面提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变量来构成最终的数据特征集。利用随机森林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出回归预测模型。Lorenz-96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泛化性能,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局地化方法中的特定参数,并在绝大部分测试算例中达到优于固定局地化的同化效果。
其他文献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由于燃料和氧化剂都是高速流过燃烧室,因而在燃烧室内驻留时间极短。燃料和氧化剂的快速掺混可以减小燃烧室的长度,提高燃烧效率。在超声速中实现快速掺混的难度远大于在亚声速中,相对于不可压混合层,可压缩混合层厚度增长率随着压缩性的增大而被抑制。因此探寻有效的混合增强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超声速空气与高速燃气的快速掺混为应用背景,运用纹影、基于纳米示踪粒子的
学位
整体壳体类零件是航天产品的核心零件,其特征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随着航天产品高强密度研制需求,航天产品壳体任务逐渐呈现出型号多、状态多、更改频繁、研制周期短、任务重、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研制和批产并存等特点,急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手段改变制造模式。本文面向航天产品壳体生产线智能管控的需求,针对传统数字化生产线模式在应对航天产品壳体生产任务变动时的柔性和快速转换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生产线的精确
学位
本文以碳氢燃料再生冷却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为研究背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对气化RP-3航空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的横向射流过程、凹腔内点火以及燃烧组织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同时对比研究了气化煤油和常温液态煤油的差异,掌握了喷注温度、流动控制因素和非定常喷注影响下气化煤油在发动机内的详细工作特性。气化煤油横向射流伴随剧烈的相变过程,采用高速纹影和脉冲激光片光技术,获得了不同喷注温
学位
雷达成像系统向待探测场景主动辐射电磁波,分析并记录场景中各区域反射雷达波强弱,形成能够反映探测场景物体分布情况的散射强度分布图。雷达波对环境依赖低,能够穿透烟雾、沙尘等介质,低频雷达波甚至能穿透墙体等建筑材料,实现对场景的穿透成像探测。因此,雷达成像系统在军民领域广泛应用。但受到阵列尺寸、阵元间距、系统复杂度等因素影响,雷达成像设备难以避免受到栅旁瓣等虚假目标影响。本文致力于增强雷达图像,抑制超宽
学位
医学成像技术为现代医学提供了非侵入式的体内成像手段,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优良的化学和光学性质使其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成像造影剂。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优异的性质与其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丰富的能级结构是分不开的。外侧5s~25p~6壳层中的电子对内侧4fn壳层中电子的保护使得稀土离子荧光具有较窄的光谱线宽,能够更好实现多色成像。4fn组态中较低的跃迁概率使得稀土离子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通过设置适当的成像
学位
将软件复用运用到软件自动演化中,可以达到节约开发、维护成本的目的。随着开源社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海量的可复用的资源。学术界针对普遍存在的克隆代码,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然而,学术界对跨项目克隆代码的演化情况,研究尚不充分。针对开源社区中已有的跨项目克隆代码展开实证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开发人员在维护复用代码的现实需求和困难等,进而展开研究、开发工具以减轻开发人员的维护负担。此外,相关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空间站的建立和扩大,太空研究探索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各种信号的采集和转换需要高精度、低功耗且高可靠性的模数转换器来实现。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AR ADC)具有中高精度和低功耗的特点,是航空航天应用的首选,成为近年来研究
学位
对磁信号的高灵敏度测量在地球物理勘探、生物磁场探测、超低场核磁共振和基础物理学检验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碱金属原子磁力仪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磁力仪之一,其灵敏度可达f T/Hz1/2量级(1 f T=10-15T)。由于碱金属原子磁力仪具有非低温运行、可移动、可定制设计、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其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得到关注。高灵敏度磁测量易受环境磁场噪声干扰。为了用碱金属原子磁力仪实现f T/Hz1/2
学位
相控阵技术以灵活的波束指向和优异的波束性能在雷达、通信以及电子对抗等领域被广泛采用。随着信息化技术和需求的不断发展,相控阵装备将面临更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当前,阵列雷达高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已成为其多场景装备应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子阵技术是降低阵列雷达装备成本的切实可行方法,通过在子阵级进行有源控制及数字化,能够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及后端数据处理维度。随着子阵技术在概念和工程应用间的不断迭代发展,传统的子
学位
分辨力是雷达的一个重要指标,雷达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更强分辨能力的追求。虽然雷达的性能不断提高,但在处理多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间邻近、速度相近、运动方向一致的群目标,使得雷达不足以区分。群目标在常规线性处理框架下具有不可分辨的特性,在雷达探测领域普遍存在,其危害巨大。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群目标问题导致雷达的探测与跟踪性能恶化严重,亟待解决;另外,在防空拦截、精确制导、低空防御以及宽带识别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