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旧礼仪派及其文化影响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世纪中期的尼康宗教改革催生了旧礼仪派。由于受到官方教会和沙皇政权的镇压,一部分旧礼仪派逃亡至当时处于波兰管辖的白俄罗斯境内。波兰政府对旧礼仪派相对宽容,这使得旧礼仪派在白俄罗斯地区迅速发展。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旧礼仪派为白俄罗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研究白俄罗斯旧礼仪派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白俄罗斯民族文化。本论文首先对17世纪旧礼仪派移居白俄罗斯至19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着重展示了以维特卡地区为首的三个旧礼仪派聚居地的基本情况,并且结合沙俄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待旧礼仪派的态度(由严苛到宽松)回顾旧礼仪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对苏联时期以及解体以后旧礼仪派活动情况的分析,阐释了其从衰落到复兴的动态发展过程。旧礼仪派不单单是一个特殊的宗教群体,受其居住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同时,旧礼仪派不仅对白俄罗斯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为白俄罗斯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旧礼仪派作为白俄罗斯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的文化遗产无疑对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白俄罗斯旧礼仪派与白俄罗斯整个民族文化之间在几个世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互相作用,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他文献
藏族"煨桑"(bsang)习俗由来已久,作为藏族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藏族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桑"也是藏区几乎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宗教仪
本文研究的是满族原始宗教---萨满教对我本人艺术创作的影响。萨满教是满族原始宗教,在满洲族社会早期,萨满教不仅是满洲民族精神和心,也是一种当时的全民化意识形态。它贯穿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常压油罐油气空间的可燃气体来源,介绍了油气空间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与仪器、判定标准及依据、采样点位置选择和检测频次等。统计分析2018年的检测数
将食糖主产国划分为供需基本平衡型、进口主导型、出口导向型国家,通过系统梳理三类国家糖业调控政策的国际经验,尤其是供需基本平衡型与进口主导型国家的糖业目标价格政策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学习跆拳道的机会。学习跆拳道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针对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
【摘要】:“有些书只需要浅尝辄止,另一些供囫囵吞枣,尚有少数需要细嚼慢咽、消化吸收(弗朗西斯.培根)”。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既需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每一本阅读书、
报纸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20份国内外玉米品种资源的综合性状进行分析,并将这20份玉米品种分为四大类群。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类群之间的类间距离越大,品种间的差异也越大。虽然这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概念的提出为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为止,有大量具有AIE性质的小分子、聚合物以及超分子组装体被设计与制
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优质资源匮乏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的瓶颈。综述了玉米种质资源类群划分在表型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4种方法,指出分子标记技术在
徽州地区作为典型的宗法社会,一贯信奉朱子礼学,礼制思想浓厚。徽州人的生活也都严格遵循朱子家礼。祠堂自古就被赋予了"妥先灵,隆享祀"的含义,是历代已逝祖先神主的安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