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多尺度光声显微成像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微循环系统,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关键场所。微循环与众多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密切相关,监测微循环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参数以及灌流状态,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的疗效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对比度和多尺度的三维成像能力,能在表层组织中实现对毛细血管的高分辨成像,在较深层组织中以较高的分辨率识别微动脉和微静脉,能够实现活体微循环网络的多尺度三维成像。然而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存在的成像分辨率与深度固定、扫描速度极慢以及景深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对微循环网络进行大范围的体积成像。本文基于所在小组前期搭建的高灵敏度光学分辨光声显微成像系统这一研究平台,对实现大范围多尺度光声显微成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为优化深度方向超出光学软极限的大范围成像质量,建立了分辨率连续可调的多尺度光声显微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电控变焦透镜和成像光纤束等新型光学成像器件,产生尺寸可调的激发光斑,实现了对微循环网络的多尺度成像。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预估了系统的成像性能与分辨率调节的线性性。利用扫描USAF1951分辨率鉴别板的靶边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系统的横向分辨率可在1μm至44.8μm内线性连续可调。在1.9μm、8.0μm和41.2μm三个分辨率时对小鼠耳部血管网络进行了成像,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在体多尺度成像的能力。  为提高轴向扫描速度、扫描精度以及避免振动等问题,研制出快速变焦透镜,实现了快速的光学轴向扫描。该快速变焦透镜主要由径向极化压电陶瓷圆管以及其内的光学透明液体、电极、光学窗口和夹持件组成,在正弦射频信号的驱动下屈光力随时间快速连续变化,在脉冲光照明下实现快速变焦。本文制作并测试了该透镜及其同步驱动电路。在455.5 kHz、5 Vpp的正弦信号驱动下,其最大屈光力能达到0.47 m-1,1 MHz驱动频率、8 Vpp时的最大屈光力为2.53 m-1。  为进一步提高光学分辨光声显微体积成像的速度,首次提出了反射式大景深的成像方法。利用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传输特性和自重建性质,研制了一套反射式大景深光学分辨光声显微成像系统,系统横向分辨率约为1.6μm,景深约为525μm。通过碳纤维网络成像和小鼠脑血管的活体成像验证了系统的成像能力,并证明该系统可以获得大的成像景深和更多的信息。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解决了在同一系统中获得连续可调多尺度激发光斑、非机械轴向扫描以及贝塞尔光束与超声探测同侧耦合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大范围多尺度的光声显微成像。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媒体带来了巨大变革,企业如今面对的,是以丰富多元的观察角度、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观察强度,和速度极快、辐射极广的传播力度为
AlON透明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陶瓷,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在红外到紫外波段均有良好的透光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特种仪器制造、红外探测等领域,具有非
为了更好地维护日益复杂的光纤通信系统,监测光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开发具有时域和频域测量功能的宽带高速光电信号分析仪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与仪器密切相关的
期刊
激光器发明以后,在过去的50年里激光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商业产品中释放了大量的市场,紧凑的激光系统,比如边沿发射二极管激光器、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和光学泵浦半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多。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在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交通问题。居民出行调查是交
本工作采用磁控溅射法沉积钼(Mo)薄膜,并作为背电极应用于铜铟镓硒(Cu(In1-xGax)Se2,简写为CIGS)薄膜太阳电池。系统研究沉积工艺如沉积压强和沉积功率对Mo薄膜各种材料特性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作为一种先进的列车运行图模式已被国外铁路广泛采用,我国的一些高速铁路已经具备应用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条件,但国内对于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的研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