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渣和桉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焦炭及其反应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日益短缺,寻求可替代的绿色能源刻不容缓,生物质具有可循环再生、碳中性、燃烧释放能量大等优点,因此对生物质能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生物质通过热解可获得生物油及生物焦炭,由于生物质油具有较强酸性、含水量大、热值低等缺点,而生物质焦炭可直接应用于合成气或吸附材料的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课题以蔗渣和桉木半焦的反应性为考察目标,通过考察采用内部沸腾法对原料预处理、硝酸铁催化热解、不同气氛下热解对产物半焦反应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半焦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主要结果如下:研究结果表明CO2气氛下热解蔗渣制得的生物焦炭的反应性最高、CO下的反应性次之,H2的反应性最弱。XRD和RAMAN分析表明,CO2气氛下热解半焦的芳香层堆垛间距较大,为2.52nm,半焦中石墨结构含量低,有序性差。H2气氛下的半焦,芳香层堆垛间距变小,为2.0 nm,半焦的炭结构紊乱度降低,反应性差。对CO2下热解半焦的拉曼光谱进行了分峰处理,其ID3/IA11及ID4/IAl1分别为0.548和0.135,较其它四种高。强氧化性气氛下热解降低了生物焦炭的微晶结构有序程度,而强还原性的H2下热解促进了小芳香环向大环的聚并,增加了微晶结构的有序性。甘蔗和桉木经内部沸腾法处理后,焦炭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解桉木焦的反应性由处理前的0.02 min-1增加到0.08 min-1,变化明显,蔗渣焦由处理前的0.015 min-1增加到0.02 min-1,变化不明显。采用硝酸铁催化可明显提高桉木热解生物焦炭的反应性,由于Fe3+在热解过程中,插入了炭层间,d002间距由催化前的0.341nm增加至0.382 nm。在Fe3+催化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焦的反应性下降明显,在800 ℃C时,生物焦的反应性几乎为0,XRD分析表明,产物几乎为石墨化碳结构。通过对生物焦的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内部沸腾法、硝酸铁催化、CO2气氛三种热解焦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分别为6.32 mg.g-1,6.62 mg.g-1和 5.94mg.g-1,吸附速率分别为 0.045 min-1,0.043 mi--1 和 0.045 min-1,都大于原样焦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5.18 mg.g-1和0.034 min-1)。
其他文献
针刀技术推广至今,已广泛运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多科疾病,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痛苦。与此同时,盲探式操作使针刀治疗的安全性逐渐遭到人们质疑。X线、CT
目的观察经玻璃体腔注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EDF-MSC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PEDF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视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92例(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给予对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学段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接触的就是汉字,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不仅体
为了探析仿生学在3D打印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规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3D打印服装的概况出发,从肌理仿生、形态仿生、色彩仿生和动态仿生几个层面进行阐述,得出仿生
好氧处理技术在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处理中已得到大量应用,主要处理形式有活性污泥化和生物膜法。我公司在多年的工程设计和实际运行中,根据印染废水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此类废水处
报纸
书籍的装帧虽然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却很少有人视之为艺术。书籍如果装帧精良,色彩明快,就会激起读者的消费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因为彩色的魅力可以满足人们对日常审美的需
<正>培训项目的设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确保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于工作实践中。《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中党的
现阶段国家已经从传统制造业、钢铁煤炭冶炼等重工逐步向智能制造业、环保产业、旅游产业等轻工业进行产业升级,银行业应把握这一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配置资源效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并适当降低资本以来,积极到参与市场竞争中去。针对南洋商业银行大连分行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更好的调动区域发展的积极性。通过以城市商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形式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现象。但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壤肥料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但是调查得知,目前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应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创新原有的机制,提高推广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