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仪表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流量、转速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由于控制机理不同,相应的控制仪表也相差很大。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器逐渐取代模拟控制器,将单片机应用到工业仪表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可轻松实现各种复杂控制算法,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控制算法往往采用PID控制,PID控制以其控制结构简单,参数容易调整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大滞后、非线性被控对象,其动态响应往往得不到满足。近年来,各种智能算法层出不穷,将这些智能算法加入到控制器中可实现对对象的良好控制。传统仪表往往独立使用,检测控制没有形成系统,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将工业仪表网络化、节点智能化是一种趋势。针对上述状况,本课题提出的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仪表,通过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器,结合不同的外围硬件电路,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分别实现对温度、流量、转速的智能控制,并对各种智能算法的效果进行了仿真与比较,通过现场总线CAN,将仪表连接起来,结合上位机,形成仪表网络,可在控制室中观察到现场仪表状况。本文在分析现有总线的协议、稳定性以及通用性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位机和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仪表来构建。采用CAN总线网络通信模块SJA1000实现监控主站与底层智能仪表的连接,而仪表作为从站放置在现场。基于CAN总线的控制仪表采用89C51单片机及SJA1000网络专用协议芯片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显示、键盘输入以及越限报警等功能,并且设计了CAN总线接口,能方便的将仪表接入现场总线网络。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在详细分析其控制特性后,设计出有不同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的硬件模块,与单片机相结合,组成不同的控制方案,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温度、流速、转速的控制。控制算法方面,在研究PID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PID参数的自整定,在结合二维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PID控制器两者的优点基础上,提出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方法对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对PID控制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文中给出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整体控制方案、软硬件设计,其中包括了部分电路图和各个模块的软件设计流程图。软件部分的程序清单详见程序文本。最后还对本控制系统的实时在线仿真进行说明,仿真的结果证明了对温度、流速、转速达到精确控制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接触区域的弹塑性应力状态是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主要控制因素。对于硬质涂层,当承载时基体与涂层的变形差异较大,容易在涂层/基体界面形成裂纹,并导致涂层的快速剥落
本文首先回顾了断裂力学及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压电陶瓷的理论研究和断裂力学在压电陶瓷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介绍了针对压电陶瓷断裂的各个断裂准则的研究情况,以及有
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身份鉴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个人身份鉴别领域中。论文期间,本人用对书写中压力的动态变化的分析作为个人
本文较系统的总结了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用损伤的概念来描述混凝土应力应变的软化效应以及混凝土破坏过程中断裂与损伤的交织行为,揭示了混凝土破坏机理的实质。
斜拉桥因其跨越能力大、造型优美、构造简洁而著称,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斜拉桥作为高次超静定结构,由主梁、桥塔和斜拉索三部分组成,其中斜拉索是受拉构件,主梁和
本文对分布式母线保护在中压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针对于传统母线保护受TA饱和的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在5ms时间区间内求取故障后故障相电流的瞬时相位,获得了故障相的
谐波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污染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抑制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消除大部分谐波源,因而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是对新控制方法的研究。单周期控制是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其基本思想是控制开关的占空比,使其在每个周期内的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与控制参量相等或成比例,它能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自动消除瞬态误差,使前一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能源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科学的能源战略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是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总线技术在向其他技术领域密集渗透的过程中,与测试技术、仪器技术密切结合,共同孕育出的一项美妙的新成果。以开放式模块化仪器标准为基础的虚拟仪器标准正日趋完善,加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立在虚拟仪器技术上的各种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先进仪器将层出不穷,价格也会越来越低,使用虚拟仪器进行研究、设计、测试将成为一种趋势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大剂量氨甲环酸能否有效减少脊柱结核围手术期出血及相关不良事件.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一期经椎间孔入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