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效应因子影响银耳二型态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在我国有着久远的种植食用历史。它是一种二型态真菌,有孢子-假菌丝、假菌丝-孢子、极性配对孢子-菌丝多种形态转换模式。目前对银耳二型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与细胞差异性上,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群体效应(Quorum sensing)是细菌与真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当达到一定的菌群浓度时细胞感受到已达作用阈值的这些化学物质,通过改变基因表达达到调控细胞群体行为的现象。群体效应已在多种细菌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真菌中的研究则较少,仅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进行了相对全面深入的研究,群体效应在真菌中的仍存在大量空白。本文依据Paul William归纳总结的群体效应因子的特点,通过GC、HPLC的检测手段与紫外光谱图筛选出可能存在的群体效应因子,并利用GC-MS/LC-MS来鉴定出银耳芽孢分泌的群体效应因子为法尼醇与干酪醇。实验过程中将短效作用与长效作用进行比对,得出群体效应因子的作用速率是与生长速率保持一致的结论。向不同时期添加不同浓度的群体效应因子,计算并比对相对应的单孢子率或假菌丝率,证实法尼醇的作用阈值为25μmol/L,在对数初期会抑制假菌丝的形成而在稳定期会促进假菌丝向单孢子的转变;干酪醇的作用阈值为50μmol/L,在对数初期促进单孢子向假菌丝转变,但在法尼醇存在的情况下无法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固态、液态培养环境效果的比对,发现环境的变化对群体效应分子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法尼醇在固态培养基中的作用阈值比在液态培养基中的高,在液态培养环境中法尼醇对银耳芽孢形态转变的抑制作用也是最强的,而非银耳产的群体效应因子β-苯乙醇也会对银耳芽孢二型态产生影响,它在固态培养环境中对银耳芽孢形态转变的抑制作用最强,这说明银耳芽孢极有可能与其他真菌或者细菌产生种间交流,但这需要后续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地探索。
其他文献
外位性思想是巴赫金在学术生涯初期提出的,它脱胎于其哲学人类学,并始终在其学术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在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中加以积极应用,生发了复调小说理论、对话理
法庭科学是科学证据的基础学科,术语使用比较频繁但语词用法和内涵界定分歧很大;其所涵盖的外延也存在大小之分,虽然公认诸如法医学之类的自然科学是法庭科学,但对于社会科学
针对化工园区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的形态和特征,从废物的工艺路线选择、工艺流程分析、设备工艺参数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回转窑焚烧系统的工程原理和性能特点。工程实践结果表明,
对现有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理论、优点和基本方法,并运用SAP2000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分析,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在高层和超
传统云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装饰纹样,作为一种图案形式,其也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最喜欢的服装纹样之一,以独特的装饰意味和内涵深深吸引着人们。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云纹的结
<正>我国古代称传染病为瘟病,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传染病的记载。在明代以前,医学家们一直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依据,将瘟病作为伤寒的一种。认为冬天严寒,人触冒了
现阶段,房屋建筑的数量逐年增加,开展工程建设环境的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都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强、强度较低,与建筑施工的标准要求
目的:观察健脾消胀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n=47)与对照组(n=45)。2组均给予饮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剧增以及污染受害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从公众责任保险制度理论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本文通过对环境责任保
数据挖掘应用于犯罪集团或恐怖组织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国内外在分析犯罪和恐怖组织之间通信行为方面的研究工作亟待深入.为了模拟社会网络中个体利用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