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3α负向调控衰老小鼠基底外侧杏仁核程序性坏死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正常衰老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病理改变。神经元丢失是衰老最突出的病理特征之一。衰老小鼠的海马,基底外侧杏仁核和腹侧被盖区均发现神经元丢失的现象。凋亡和程序性坏死是老年大脑中导致神经元丢失的两种主要细胞死亡途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模式,老年小鼠的脂肪组织中程序性坏死被激活,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程序性坏死的激活促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鼠海马神经元丢失。但是,程序性坏死激活是否参与衰老小鼠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神经元的丢失,目前尚不清楚。此外,程序性坏死的激活可以促进炎症、轴突的退化和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衰老相关病理变化。然而,调节衰老过程中程序性坏死激活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加速衰老的SAMP8(Senescence accelerated mice prone 8,SAMP8)模型小鼠探究衰老动物杏仁核中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及其机制。目的:探讨老年小鼠杏仁核中程序性坏死的激活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所用的动物为快速衰老的SAMP8模型鼠及其对照组SAMR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resistant 1,SAMR1)鼠,GSK-3αflox/+鼠及C57/BL6实验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在这些动物杏仁核中程序性坏死是否被激活。通过m RNA微阵列和RT-PCR方法筛选出SAMP8小鼠杏仁核区与程序性坏死相关的GSK-3α分子。通过立体定位在动物BLA区注射腺相关病毒及慢病毒,进一步验证GSK-3α与程序性坏死的相互作用。结果:SAMP8小鼠杏仁核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程序性坏死随年龄增加而增强。SAMP8小鼠从5月龄开始BLA区程序性坏死显著激活并促进神经元丢失;通过m RNA微阵列方法筛选出与衰老及程序性坏死相关的糖原合酶激酶3 alpha(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alpha,GSK-3α)分子,野生型小鼠BLA区GSK-3α基因的缺失或者沉默激活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发生,而衰老SAMP8小鼠BLA中过表达GSK-3α抑制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激活;GSK-3α通过调节m TORC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 TORC1)信号通路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依赖性程序性坏死;野生型小鼠BLA区GSK-3α基因的缺失激活m TORC1信号通路,进而导致自噬功能障碍和RIPK3积累,SAMP8小鼠BLA区GSK-3α的过表达抑制m TORC1信号通路,并降低RIPK3的表达水平。之后我们进一步确定了一个长的非编码RNA,称为GSK-3α-AS,负性调控GSK-3α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此外,社会隔离加速4月龄SAMP8小鼠杏仁核中程序性坏死的激活,并伴随着异常的GSK-3α-AS/GSK-3α/m TORC1信号。结论:1)SAMP8小鼠从5月龄开始出现BLA区程序性坏死显著激活并促进神经元丢失;2)衰老的SAMP8小鼠BLA区GSK-3α下调与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激活呈正相关,GSK-3α基因的缺失或者沉默增加衰老小鼠BLA神经元程序性坏死,而GSK-3α的过表达抑制衰老小鼠BLA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激活;3)小鼠BLA区下调的GSK-3α通过激活m TORC1信号通路调节RIPK3依赖性程序性坏死。非编码RNA GSK-3α-AS,调节小鼠GSK-3α的转录抑制;4)社会隔离加速4月龄SAMP8小鼠BLA区程序性坏死的激活,并伴随异常的GSK-3α-AS/GSK-3α/m TORC1信号。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出空间视域下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理论框架,将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及数学建模思想纳入医疗资源配置评价与优化的过程,构建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在对样本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模型的实证,并对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可达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等检索词,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整理相关文献,系统
伴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形态和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革,不仅催生了全新的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公司,而且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甚至颠覆式改变,企业的营销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也进入到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新媒体与商业模式创新两者的合成概念,是商业模式创新理念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具有与传统媒体及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同的本质属性。新媒体商业模式创新是
固体中规则排列的原子构成稳定的晶格结构,电子能级受晶格周期势场的作用形成能带。利用能带结构或在其中引入电场或磁场,人们可以灵活地控制电子在晶格中的运动。与固体晶格类似,借助介质折射率的周期分布,可以构建光子晶格,并产生光子能带结构,在其中引入等效电场或磁场,能够实现许多新颖的光学现象,包括离散衍射、离散泰伯自成像效应、布洛赫振荡和动态局域等。这些现象在高分辨率成像、光通信和全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
随着高效、高精加工的需求,非稳定切削已成为制约产品加工效率、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高效、高精加工,一般需要通过稳定性lobe图来选择最优的铣削参数组合。机床刀尖频率响应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FRF)是计算稳定性lobe图的重要输入之一,而在实际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尖FRF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不仅与主轴速度变化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表现出显著的位置相关性
SNARE(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复合体是介导突触末端神经递质释放的核心机器。它包含突触囊泡膜上的synaptobrevin-2,突触前膜的syntaxin-1a和SNAP-25。融合发生时,三种蛋白的SNARE结构域从N端到C端组装成四股紧密缠绕的平行α-螺旋束,将对立的两个磷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整体肺癌病例的85%,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大量患者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策略,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连接组蛋白H1和核心组蛋白是染色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染色质结构,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DNA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基因表达。常见H1变体H1.2可参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等活动,影响多种肿瘤的增殖和侵袭,然而,H1.2在肺癌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此外,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源的利用率。共享经济作为实现闲置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以及挖掘产品价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共享经济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各个经济领域开始由传统经济形势向共享经济转化。在此大背景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快速涌现,共享经济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和生产能力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多共享企
当前,人员位置信息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各种人员定位技术(如UWB、Wi Fi、蓝牙、惯导及视觉计算等)也是百花齐放、各具优劣。其中,基于热释电红外(pyroelectric infrared,PIR)传感器的人员定位技术,以其具有极低功耗(μA级)、极低成本(约1$)、保护隐私、可在黑暗环境中工作等独特优势,近来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
二维(2D)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带来了丰富的物理性质,同时在柔性晶体管、光电子、传感和存储设备上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二维材料在性能优化、功能扩展、结构设计以及新材料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期,二维三元Bi2O2Se半导体因为同时具备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合适的带隙、良好的空气稳定性以及简单的制备方法等优点,迅速引起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电学及光电子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添加缓蚀剂抑制金属腐蚀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的开发研究成为当前缓蚀剂发展领域的重要方向。纳米碳材料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在环境保护和医学领域得到大量研究,也引起腐蚀工作者的关注。因此,制备出缓蚀性能优异的纳米碳材料并系统研究其缓蚀作用机理,进而揭示纳米材料与传统缓蚀剂的作用行为差异,对于在纳米材料领域开发新型绿色缓蚀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