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夏季高温对锦江黄牛的影响及中药抗热应激复方添加剂的作用。本文的试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夏季高温条件对锦江黄牛体温、血清激素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不同中药抗热应激复方添加剂对高温条件下锦江黄牛肥育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3)不同中药抗热应激复方添加剂对高温条件下锦江黄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一:为研究夏季高温条件对锦江黄牛体温、血清激素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将9头8月龄、210kg左右健康的锦江黄牛,按体重、年龄等相似的原则随机分成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本试验分为非热应激期(春季)和热应激期(夏季)两个阶段进行,其中非热应激期3d,热应激期60d。试验结果显示:与非热应激期相比,(1)热应激组锦江黄牛的体温在热应激的第1d极显著升高,第20d显著高于非应激期,但在第40、60d逐渐趋于正常;(2)在热应激的第20、40、60d,锦江黄牛血清中T3含量都极显著下降;T4含量在各个阶段差异均不显著;(3)皮质醇含量在热应激的第20d显著升高,在第40、60d差异不显著;(4)在热应激的第20d、40d,锦江黄牛血清中T-SOD含量显著升高,而在热应激的第60d含量差异不显著;(5)在热应激的第20d、40d,锦江黄牛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而在热应激的第60d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锦江黄牛体温升高,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甲状腺激素(T3,T4)含量下降、皮质醇(COR)增加,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T-SOD)含量下降。但随着热刺激时间的延长,试验牛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试验二:为了研究中药抗热应激复方添加剂对热应激条件下锦江黄牛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在南方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将27头8月龄锦江黄牛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1组、中药2组三个处理,中药1组加中药复方1添加剂,中药2组加中药复方2添加剂,对照组不加中药添加剂。中药组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精料的2%,对照组为常规精料,观测肉牛的日采食量和增重,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试验牛养分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1)中药1组有机物、粗蛋白、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提高;(2)中药2组的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升高;(3)添加中药复方1和2后,试验牛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但日增重均有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两种中药复方添加剂均可显著改善锦江黄牛在热应激下的育肥性能,提高肉牛的表观消化率。试验三:为了研究不同抗热应激中药复方添加剂对夏季高温条件下锦江黄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7头8月龄、体重约210kg的锦江黄牛随机分成三个组,中药1组加中药复方1添加剂;中药2组加中药复方2添加剂;对照组不加中药添加剂。中药组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精料的2%,对照组为常规精料。试验结果显示,(1)实验牛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中药2组体温下降显著,中药1组体温变化不显著;中药1组和2组实验牛的腹泻指数均显著下降,两个中药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中药2组试验牛血清中T3含量显著增加;在热应激后的第20d两个中药组血清T4含量均显著增加、第40d极显著增加,第60d仅中药2组极显著增加;中药1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在热应激后的第40d和第60d分别下降了42.68%、17.05%(P<0.05),中药2组在试验的各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3)血清抗氧化指标:中药1组和2组实验牛血清中MDA含量,在热应激后的第20d、第40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60d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中药复方组的T-SOD含量,在热应激的第20d、第60d显著升高,在第40d仅中药1组显著升高。(4)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热应激的第20d,两个中药添加组的血糖含量显著降低,中药2组试验牛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两个中药添加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添加中药复方制剂可使锦江黄牛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腹泻指数下降,维持高温状态下锦江黄牛的内分泌系统,抗氧化系统稳定,有效缓解锦江黄牛的热应激反应。综合上述三个试验结果可知,高温高湿气候诱导了锦江黄牛出现热应激反应,对锦江黄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两种中药复方制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锦江黄牛的热应激反应,改善夏季高温条件肉牛的生产性能,且两个中药组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