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区图像置乱算法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率的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信息在网上传播,网络已逐步成为了人类信息交流沟通的主要途径。图像信息作为多媒体的最主要的信息在网上越来越流行,图片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图片的所有者在互联网上传输图片时,就必须对发送的图片做可靠的加密技术进行处理,防止被非法窃取或恶意涂改。因此图片加密及隐藏技术便应运而生,已广泛应用到政府、国防、金融以及安全隐私等诸多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图像信息拥有数据量大,冗余度高,像素间相关性强等特点,所以DES、AES等传统加密算法不再适合于图像加密。图像加密算法必须适应于图像的特点,常用的算法是在图像空间域、频率域或者两者同时进行置乱。这类算法操作简单不会引起数据膨胀,降低了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实现了图像加密。窃取者如果不知何种置乱方法,基本上难以通过穷举法恢复原图像。目前典型的图像置乱算法有Arnold变换、幻方变换、仿射变换、面包师变换、Hilbert曲线、Gray码等,但这些典型的置乱算法存在诸多缺陷,如置乱算法内在具有周期性,密钥空间小,加密算法和密钥没有严格的分离,加密算法不能公开,这些都不满足现代密码学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工作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几种典型的置乱算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其加密、解密思想,算法的优点与不足;②提出了基于宏观分区的图像置乱算法,针对几种典型的置乱算法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引入了混沌系统方程作为密钥的生成算法,因此加密算法本身便可和密钥分离开来,加密算法也可以公开,遵循了Kerckhoff假设,满足了现代密码学要求;③提出了基于微观分区的图像置乱算法,实现了图像的空间域与频率域的同步置乱,加快了置乱速度。对相邻像素的值变换采取循环迭代运算,使得相邻元素像素间依赖性更强,从而提高了明文敏感性,能有效抵御差分攻击;④为验证置乱效果和安全性能,结合图像加密算法的评价标准,对几种典型算法以及本论文提出的算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验上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置乱效果和安全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我国有线接入的宽带用户数量增长迅猛,用户对宽带数据业务的需求迫切。国内的电信运营商普遍存在着由于覆盖、装备和环境限制等众多因素造成的网络部署问题,无法满足用户不
学位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服务,尤其是以视频内容为核心的流媒体服务如视频会议、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等成为目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应用领域。面对目前和将来日
学位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服务的出现,面向服务的新的软件系统开发方法——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被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SOA作为软件体系结构最具应用前景
在嵌入式系统中,引导/装载程序通常负责对内核的引导和为软件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调试环境,在传统的引导/装载程序中,仅完成简单的引导工作和基本的调试接口。随着嵌入式系统
现有的虚拟机系统处理图形应用时大部分依赖于处理器和内存模拟的虚拟显卡,而虚拟显卡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显示简单的图形界面,并不具备硬件图形加速的能力。当处理复杂的图形应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型机电系统(MEMS)、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和嵌入式计算等技术,能够协作地完成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
几乎在所有岩体中都存在裂隙,精确有效的获得岩石节理裂隙的几何信息,对于岩石工程项目的成败,山体灾害的精确预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JRC(Joint Roughne
学位
以IPv4为核心协议的互联网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因特网与因特网服务不断地突飞猛进,IPv4在因特网的目前规模与复杂性面前已经暴露其不足之处,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
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兴的分布式网络正得到广泛的关注。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即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网络节点(传感器节
运用了TCP/IP的Internet在互连全球通信网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个领域新的通信需求的提出,出现了一类新型的“受限网络”[1]。这类网络具有节点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