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硫化合物在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原油资源的短缺和深采技术的进步,炼油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工高硫高酸原油,硫化物和环烷酸腐蚀日益受到关注。由于环烷酸和硫化物经常共存于炼油厂的各馏分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腐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主要包括硫醇、硫醚、二硫醚、多硫醚和噻吩等多种形式,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的硫醚、二硫醚和多硫醚类物质,利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有机硫化合物在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   以硫醇和卤代烷为原料采用烷基硫醇的烃化法合成了丁基苄基硫醚、丁基十二烷基硫醚、丁基环己基硫醚、十二烷基苄基硫醚和环己基苄基硫醚,产率均在80%以上。对称硫醚的合成采用硫化钠与卤代烷的取代反应,DMF为溶剂,合成了二丁基硫醚和二苄基硫醚。二硫醚的合成采用硫醇单质溴的氧化法合成了二丁基二硫醚、双十二烷基二硫醚、二环己基二硫醚和二苄基二硫醚,产率均在90%以上。用环己烯和元素硫合成了环己基多硫醚并采用热NaOH脱去副产物硫醇和参与的硫,通过元素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及GC/MS分析法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不同烷基结构和加入量的硫醇、硫醚、二硫醚、环己基多硫醚和二苯并噻吩在工业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硫醇加入量小于9μmol·g-1时对环烷酸腐蚀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之,则促进环烷酸腐蚀,不同结构硫醇腐蚀性存在如下顺序:环己硫醇>丁硫醇>十二硫醇>苄硫醇。当硫醚加入量小于19.7μmol·g-1时加剧了环烷酸的腐蚀,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腐蚀速率随之降低抑制环烷酸腐蚀直至加入量大于98.6μmol·g-1后腐蚀速率基本趋于不变,固定硫醚(R-S-R)中的一个烷基改变另一烷基的结构,其腐蚀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苄基、十二烷基、环己基、丁基。二硫醚中的二环己基二硫醚、二丁基二硫醚及双十二烷基二硫醚加剧了环烷酸腐蚀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腐蚀速率逐渐增大,而二苄基二硫醚对腐蚀的影响表现为没有促进也没有减弱腐蚀。二苯并噻吩对环烷酸的腐蚀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合成的环己基多硫醚用碱处理脱去硫醇与硫后,当加入量为1000μ·g-1时,在白油-环烷酸体系中,缓蚀率从最高43.13%提高到70.59%,说明其中的硫醇和元素硫加剧了环烷酸的腐蚀。碱处理后的环己基多硫醚和磷酸三丁酯进行了复配,当复配体系中磷的摩尔分数为0.37时缓蚀率达到了98.82%。
其他文献
ZSM-5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三维骨架孔道结构的择形分子筛,因其优良的水热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强的酸度以及较好的择形催化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低碳烯烃深加工、烷基化、
介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与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简单环保的方法合成金属氧化物介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首次公布了通过TiCl3反应物在环境友好的PEG–400溶剂中一步水热合成了具有类单晶结构的纺锤体型锐钛矿TiO_2介晶的方法。这些锐钛矿介晶由在体系中预先形成的直径约为1.5–4.5 nm的小纳米晶取向聚集而构成。由于其新颖的结构特征,这种锐钛矿介晶在空气中煅烧能够很
哺乳动物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是Abelson小鼠白血病病毒原癌基因v-abl在细胞内的同源基因。c-Abl能通过其激酶活性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黏附、细胞迁移、骨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