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中上游夏商周时期的聚落考古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泗水中上游地区作为山东南部一处重要的文化区域,文化内涵丰富。夏商周时期,此地的聚落形态十分复杂,聚落等级分化明显,因此历年来进行了较多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本文利用类型学、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夏商周时期部分遗址的陶器进行型式划分,尝试建立夏商周时期泗水中上游地区的分期框架。其次,从聚落考古的角度出发,运用ARCGIS等软件,观察泗水中上游地区在各个时期聚落的群聚情况,利用考古材料,对不同聚落群内的聚落划分等级。最后,结合考古、文献及其他数据资料对岳石文化以外每个时期的聚落形态进行分期讨论,总结夏商周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及社会情况,尝试分析聚落形态变化的原因。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区内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立足于类型学与地层学,并结合部分学者的观点,大体建立了夏商周时期泗水中上游地区的分期框架。将此地区的岳石文化分为三期,商代分为三期5段,西周时期分为三期6段,东周时期分为6段。第三章立足于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利用了ARCGIS等软件,研究区域内聚落形态的变化,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岳石文化聚落可划分两个等级,但一级聚落没有控制力。商代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聚落形态变化明显,早期与晚期的聚落可分三个等级,中期为衰弱期,可分两个等级,前掌大遗址成为商“王国”在鲁南地区的统治中心。西周时期,聚落总体可分四个等级,出现了多处以诸侯国都城为中心的聚落群,聚落内部更为专业化,同时聚落体系更加完备。东周时期多中心的聚落形态延续,二级城邑纷纷出现,聚落总体可分四个等级,多重城圈以及宫殿区的出现,表明了都城内部专业化与集权化趋势更为明显,区内大国形成了多级网状的聚落结构。综合看来,在商代,商王朝的经略为聚落形态变迁的主要原因。西周时期,诸侯分封与周人移民,使得聚落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东周时期,军事战争与大国争霸成为聚落形态变迁的首要因素,最终形成了被秦国统治的局面。总体来看,岳石至东周聚落数量与规模呈现上升的趋势,除泗水以南区域,绝大多数聚落分布在海拔较低距离河流较近的区域,沿洙水、薛水、漷水等河流群聚分布。聚落分布受河流影响较大,受地形因素影响很小。第四章为结语。一方面,按照年代与分期、聚落形态的变迁情况以及变迁原因三部分总结梳理全文。另一方面,根据客观和主观因素,总结了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结合本文不足及研究内容,讨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检索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指纹图谱在丹参的鉴定与质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控制商品丹参的质量,探讨有效的质量评价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中所出现的社会保险权利保护问题也应予以关注。通过分析杭州某医院劳务派遣用工实践,发现劳务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权利还存在不公平
"十次小组"成员史密森夫妇等在对社会现实的熟悉与洞察中,逐渐强调以"As found"的美学途径,探索日常生活与现实存在中基本的社会特性与社会关联。而这种思维的建立与意识形态
目的临床分析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
本期讨论的题目是:怎样看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为医学的分支,中医学应当怎样把握研究的重心?如何才能既把中医文化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又不背离“中医首先是医学”的
和谐社会要求校园和谐发展,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文化氛围、育人环境、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文明礼仪教育流于形式,教师在文明礼仪
<正> 日本粘合剂研究所研究了一种将橡胶分散在环氧树脂中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是把用马来酸酐改性的,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幼儿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制定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特点,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在认知能力、自控能力方面比较差,幼儿比较活泼好动,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也很
从分析企业情报研究的内外环境因素和条件入手,着重讨论了企业情报研究的内 容、特点以及组织形式和研究人才结构,指出企业情报研究工作应注意的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