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陆续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加工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发展区域经济、完善并创新海关保税监管体制、在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良性有序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2011年统计数据,全国通过验收且已封关运作的53个出口加工区之中,东部发达地区分布有39个出口加工区,中部地区分布有6个出口加工区,西部地区分布有8个出口加工区。从各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而言,不仅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的总体发展与东部比较差距巨大,且由于各方面原因,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之间也表现出极不平衡。总体而言,我国出口加工区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的发展格局,而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绝大部分是设立于其省会城市,西部地区地级城市中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城市极少。目前,绵阳市是西部地区中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设立有出口加工区的地级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且由于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制定及运行,对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本文试图运用保税监管理论、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归纳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以绵阳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解析其作为西部地区地级城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过程中在政策制定及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西部地区地级城市出口加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导论部分。首先分析西部地区地级城市出口加工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从介绍出口加工区的概念、目的、特点及功能着手,简要界定了关于出口加工区政策体系的概念及组成部分,并进行了有关出口加工区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对比我国台湾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运用保税监管、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区域公共管理、区域产业结构等理论,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程序和步骤,逐一展开论述:研究、论证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过程中在政策制定及运行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我国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优劣势的分析和探究;以绵阳出口加工区为例,深入剖析西部地区地级城市目前在政策制定与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针对中央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及海关管理层面三个层面,提出关于实现西部地区地级城市出口加工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及运行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