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视角下的《十日谈》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q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诸多著名的思想家中,俄国学者巴赫金的思想主张是相对具有包容性的,这主要是因为巴赫金的研究涉及了人文学科领域的绝大部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狂欢化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内隐于对拉伯雷的代表作《巨人传》文本的阐释。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擅于从研究巴赫金的文艺理论入手,从而挖掘出巴赫金文艺理论的深层意义。在具有自身独特性同时却也产生了一些对文艺理论与文本的结合方面的忽视问题。而另有一些学者对《十日谈》的文本研究却局限在了文本内部,提出的观点较为具有相似性,使得对《十日谈》文本的透视相对局限。而将文本与文艺理论进行结合相信可以对《十日谈》以新的视角作出不一样的阐释。此次研究相比较以往的研究而言,便是以狂欢化理论为骨架,以文本为血肉,将狂欢化理论所体现的精神与文本内容相结合,分别从思想观念、人物塑造以及叙事艺术三个维度阐释文学文本体现的狂欢化特征。在思想观念方面,《十日谈》不仅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其反封建教会、反封建婚姻制度以及反等级制度等特征,它也容纳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狂欢特征,这些狂欢思想体现了全民性的颠覆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的扎根在民间与官方、游戏与现实、喜剧性与悲剧性三大对立统一特征中;在人物塑造方面,《十日谈》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角色繁杂的人物形象恰好符合了全民性的特征,体现了众声喧哗的特性,而关于等级、性格、价值取向和经历的不同组合谱就了喧哗的音调,开启了由下层人民挣脱上层人民桎梏的革命时代,全体国民参与并共同营造了众声喧哗的气氛;在叙事艺术方面,从叙事主题、叙述者,以及叙事母题三个方面,小说分别体现了伸缩性、变换性以及狂欢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充斥在小说中狂欢化的思想观念特征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是由于上述几个层面的表现,使《十日谈》的狂欢世界得以构建,并且骨骼清晰,血肉紧密相连。
其他文献
刘国永:受制于传统“面子”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倍受责难,固然完全由教育或学校来承担这个责任,是有违公正的,但是我们也无法得出学校教育在此过程中没有责任的结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该怎样让学生学好语文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道出了其中的秘诀——教是为不教。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贯彻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这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下列方法不失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引导,抓好预习、复习  教师应引导
学生申诉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开展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构建学生申诉制度,一定要在上位法的指导下,从我国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患者李某某,47岁,无诱因发生腹部疼痛36小时,在当地医疗室给予止痛药口服无效后就诊。疼痛呈间歇性、进行性加重。曾呕吐二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
学习高中化学,不仅能扩大我们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化学能力,还会收获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就化学平衡而言,由于它是化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有助于提高的观察、分析、判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水平逐渐提高。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意识,奠定英语学习基础,
现实生活中因思想道德滑坡而带来的种种“创新”恶果和危害不断揭诸各种媒体,一次次警示我们要深入分析并充分认识创新品质的深层思想道德底蕴,以及加强综合创新品质教育的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