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的核心。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发展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我国我国农村金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尤其在一些农业大省,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威胁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我国“三农”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我国农户金融需求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使我国农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相关理论及安徽省农村金融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对调查问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农户金融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接着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利用 Pr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农户文化程度、农户家庭供养人口、农户家庭年收入及农户的借款历史等因素对农户金融需求影响较为显著。 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重点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 第二章为农户金融需求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农户金融需求的相关概念,其次阐述了农户行为理论包括理性小农、生存经济以及拐杖逻辑,最后介绍了分析农户金融需求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以及农村金融理论。 第三章为安徽省农村金融的分析,本章首先对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然后描述了安徽省金融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安徽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为安徽省农户金融需求的现状分析。本章主要对安徽省农户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农户的收入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表现为农户在资金借贷用途、借贷规模、借贷期限以及获取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第五章为农户金融需求的实证分析。本章从农户自身因素出发分别对皖南、皖中及皖北的农户金融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农户自身分析中,选取适当的变量,如:农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供养人口等采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不同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不同。 第六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对前文的分析研究做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